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全运会为粤港澳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注

11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十五运会组委会在深圳市民中心召开十五运会总体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十五运会组委会广东、香港、澳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地办赛参赛的总体情况和后全运时代的发展展望。粤港澳三地紧密协作,共同呈现了一届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体育盛会。

广东:红利长久地留在老百姓身边

在十五运会组委会广东赛区相关负责人看来,本届全运会可以用“升”“同”“全”“安”“新”五个关键词来概括介绍,即科技赋能升级智慧全运、湾区同心探索办赛机制、全民参与点燃体育热情、精细保障筑牢赛事安全、创新传播塑造品牌形象。

本届全运会广东赛区3万名“小海豚”志愿者分布于18个城市的75个场馆。赛事期间还启用97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30万人次城市志愿者在重点区域提供服务。此外,本届全运会广东省金牌总数稳定保持在第一集团前列,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本届全运会极大提升了广东的体育热度,也留下很多体育设施。广东将借着这股“全运东风”进一步盘活体育设施、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文体融合,将坚持“全运惠民”的理念,让这些优质的全运设施“不闲置”,让体育产业“再升级”,让全运会的红利长久地留在老百姓身边。在场馆赛后利用方面,具备面向大众开放条件的55个场馆,大部分由运营团队接手,有的进行市场化运营,有的将面向大众,低价或免费开放,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在促进全民健身方面,各地市充分盘活城市“金角银边”和绿色低效空间,释放全民健身空间潜力,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与文化特色,推动建成82个主题鲜明、全龄友好、智慧引领的体育公园,打造群众身边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在体育经济方面,广东将探索以“体育+”全面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像中山棒球、东莞篮球、汕头冲浪,正从全运会赛事变成城市“新名片”,广东将系统推动“体育+城市”,支持各地市打造“一城一品”特色品牌,推动广东省21地市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形成“周周有比赛、地地有热点”的全省联动效应。

香港:参赛成绩创历史最佳

香港赛区成功举办了十五运会的8个竞赛项目,包括沙滩排球、男子手球、男子22岁以下组篮球、七人制橄榄球、高尔夫球、场地自行车、铁人三项和击剑,以及群众赛事活动保龄球,赛事在8月22日至11月20日期间举行,共产生39枚竞赛金牌和6枚群众赛事金牌。

十五运会期间,超过1600名运动员在香港赛区参与角逐,接近4000人参与香港赛区的赛事。香港在赛事组织、安保交通、接待住宿、宣传票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平稳有序地完成相关工作。赛区也十分注重赛风赛纪工作,运动员展现出良好的纪律意识和体育精神。

本届全运会香港派出历来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参加,总人数达1800人,其中包括602名运动员参与28项竞赛项目,以及760名运动员参与23项群众赛事活动。香港运动员在竞赛项目中,共取得9金2银8铜,共计19枚奖牌,创下香港自回归以来参加全运会的最佳成绩,首次获得游泳、帆船、击剑、橄榄球等项目的全运会金牌。

香港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为香港的体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香港的体育发展带来黄金机遇。未来,香港会将全运会的佳绩转化为长远动力,进一步提升香港的体育水平,加强推动全民运动的文化,让体育成为凝聚社会、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澳门:收获多维度成长

澳门赛区从组织、协作、服务等多维度发力,共组织479场赛事,产生22枚金牌、74枚奖牌,交出了一份“专业高效”的答卷。全运会成为澳门发展的“助推器”,收获了多维度的成长。

竞技层面,澳门派出历来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参赛,多数项目首次参加全运会,澳门运动员在多个项目上屡创佳绩、奋勇争先,创造历史最佳成绩,展现了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彰显了澳门体育的特色底蕴。

在社会层面,全运会赛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宣传推广工作,让全运会从体育赛事延伸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居民参与感与自豪感显著提升;同时,体育热度转化为文旅消费动力,文旅部门也借此契机推出了缤纷多彩的文旅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多元化的“文体旅”体验模式。据初步评估,赛事期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来澳门观赛旅游,带动城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形象。

未来,澳门将深化“体育+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化建设,筑牢爱国爱澳的根基,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全力打造活力澳门。


来源:中国体育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