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8月22日上午,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活动第四站在延安市进行。采集自革命圣地延安的圣火,历经三站的传递,再次在延安熊熊燃烧。67名火炬手高举火炬,沿着延河接力穿行,最后回到圣火采集地宝塔山,向全国人民全面展示延安的圣地风采、人文魅力、发展成就和延安儿女勤劳朴实、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1棒火炬手侯生福接过火炬。
本次火炬传递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出发,由北向南途径新闻纪念馆、延河大桥、宝塔桥、宝塔山,最终抵达宝塔广场,全程约3.85公里,共有67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火炬手参与传递。
上午8时10分,第1棒火炬手侯生福在护跑手的陪伴下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出发,开始火炬传递。
作为延安站火炬传递的第1棒火炬手,原国家登山队、西藏登山队教练侯生福曾于1975年5月27日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他曾担任过北京亚运会、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侯生福告诉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能够成为家乡火炬传递的首棒火炬手,他感到十分高兴,并表示要将火炬传递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自从退休后,我也没闲着,带着大家一起运动。只有我们每个人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注入强大生命力。”
作为一名来自乡村基层代表,第17棒火炬手柯小海说,有幸成为一名火炬手,他将把火炬传递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为群众多办实事,让大家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延安精神,把乡村振兴搞得红红火火,走在全国前列。”
第44棒火炬手李元军是一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表示,将认真做好全运会的医疗保障工作,为人民健康和安全竖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在进行完火炬传递后,第47棒火炬手胡娟说,“在我心中,我传递的不仅仅是火炬,更是传承体育精神和红色基因,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国体育产业赋能,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上午9时04分,本次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火炬手冯璐璐手持火炬来到延安站的终点——宝塔广场并点燃圣火盆,全运会火种随后封存并被送往下一站。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延安站圆满结束。
火炬手冯璐璐来自延安体育运动学校,现为陕西省田径队队员,这次能参与家乡的火炬传递,她感到既荣幸又激动。“接下来,我将全力备战十四运会,以优异的成绩向三秦父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冯璐璐说。
此前,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圣火于7月17日在延安市宝塔山星火广场采集并引入火种灯,之后在三秦大地开始了为期28天的火炬传递活动。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会期间,延安市将承接乒乓球、国际摔跤和山地自行车三项赛事。其中,乒乓球、国际摔跤两项赛事届时将在延安大学体育中心和延安全民健身运动中心举行,山地自行车赛事将在黄陵县举行,目前各场馆、各线路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来源:全运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