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自行车在1984年纽约和斯托克曼德维尔国际残疾人运动会(现在称之为第七届夏季残奥会)上正式成为残奥会竞赛项目,场地自行车在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上成为残奥会正式项目。
今天,残奥会自行车比赛分为场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和奥运会一样,在自行车馆进行,采用椭圆形赛道,赛道每圈长度为250米。尽管室内比赛避免了风和天气的影响,空气力学依旧是自行车运动员需要考虑的因素。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最大的特点是运动员根据身体残疾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因此残奥会自行车运动员必须适应自行车的技术特点。
场地自行车分为两个级别:C级(截肢、偏瘫或其它四肢残疾)运动员使用两轮自行车,B级(视觉残障)运动员使用双人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包括三个竞赛项目:计时赛、个人追逐和团体竞速。
残奥会场地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均有四肢残疾,如截肢、偏瘫运动员根据残疾等级分级从C1到C5。该级别运动员使用标准自行车,但是允许对车进行小调整以确保安全骑行。比如手臂残疾的运动员可以使用不同形状的车把,膝部以下腿残疾的运动员可以将假肢固定在脚踏板上。
视觉残障运动员为B级,这些运动员在视觉引导员的陪同下参赛,视觉引导员坐在前方,比赛过程中他也将会做出战术决定,残疾人骑手坐在后面。两人蹬车节奏必须完美同步,这样才不会影响车速。直行、拐弯下坡时加速是保持高速的实用方法。
残疾人场地自行车吸引人的一点在于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很近。
残奥会场地自行车比赛包括三个分项
计时赛中运动员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完成比赛,根据最终比赛时间进行排名。比赛过程中车手的速度能够超过60公里/小时,有时奖牌成色需要通过微秒区分。这项比赛中,B级和男子C级运动员的比赛距离为1公里,女子C级运动员比赛距离为500米。
团体竞速赛中,混合团体由三名骑手组成,进行三圈比赛。每位骑手结束一圈比赛后会为队友让路,以便其可以全力朝终点冲刺。每位骑手根据性别和残疾等级打分,团队总分不能超过10分。
个人追逐赛中,两位预赛速度最快的骑手争夺金牌,预赛排名三四位的选手争夺铜牌。运动员在赛道上朝相反方向开始比赛,力争率先通过终点。男子B级和C4、C5个人追逐比赛距离为4公里,其余级别为3公里。
英国依旧是场地自行车强国,但是澳大利亚和中国也在强势崛起。残奥会参赛车队和奥运会参赛车队融合提升了训练氛围的同时也让比赛水平得到提升。
英国是赢得残奥会场地自行车奖牌数最多的国家,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赢得16枚金牌中的7枚。
视觉残障B级运动员需要视觉引导员带路,现在精英运动员出任引导员已非新鲜事。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荷兰车手特里斯坦·邦玛赢得男子1公里计时赛金牌。当时他的引导员是特温·穆尔德——2012年伦敦奥运会麒麟山铜牌得主。
现在也出现了残疾人自行车和健全运动员同场竞技的情况。
英国车手萨拉·斯托雷天生左手无知觉,但是她最终成为公路自行车和场地自行车的双料冠军。最早是游泳运动员出身的她在四届残奥会上赢得5枚游泳金牌。在耳朵长期感染不愈后,斯托雷转战自行车,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在场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赛场斩获9枚金牌。两年后,她在英联邦运动会上成为首位参加健全运动员自行车赛的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代表英国出战。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摘得6枚金牌后,中国的表现不容忽视。中国队将是2020年东京残奥会场地自行车赛场的强大力量。
但是有谁能够将英国拉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