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瀛奥运|奥运会回眸·竞技篇:东京大捷胜在哪?
关注

【编者按】 东京奥运会,励精图治五年的中国代表团打赢翻身仗,也展示中国体育人的新风采、新面貌。这背后,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次“东京大捷”,奥林匹克精神在“更高、更快、更强”之后新增加了“更团结”,全球运动健儿又是如何体现这一精神的新内涵。今天起,本报将用三个篇章,回眸东京奥运。

   东京奥运会,金牌榜的中美榜首之争将悬念留到最后一天,这是开幕时谁也没想到的。中国代表团取得的佳绩是怎么得来的?是偶然还是必然?我们从中可以找到哪些依据和规律?

主力接棒

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6枚金牌,奖牌总数70枚,是20年来在奥运会上最差的表现。2017年是东京奥运会周期的第一年,对许多队伍来说,面临非常大的困难,一些功勋老将退役,另一些受到伤病困扰,还要准备下届奥运会新增的项目,各运动队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这个周期里,各项目积极发掘后备人才,全力扶持优秀运动员,为队伍建设加快节奏。游泳大项,张雨霏自喀山世锦赛冒尖,在里约得到锻炼后,继续进步,在蝶泳项目上成功接棒。她的教练崔登荣透露,张雨霏是一名速度和耐力结合得非常好的选手,在强化主项200米蝶泳的同时,安排她兼项100米蝶泳,结果,两个项目相辅相成,张雨霏都取得了排名赛季第一的成绩。东京奥运会,张雨霏强势出击,揽下2金2银,成为中国游泳军团新的领军人物。在她身边,李冰洁、杨浚瑄等00后小将也快速成长,特别是她们与师姐合作,打破美国和澳大利亚在4×100自由泳接力上长期以来的垄断,为中国队摘下一枚分量很重的金牌。

选拔改革

跳水项目上,14岁的“水花消失机”全红婵横空出世,在女子10米跳台单人决赛中三跳赢得满分,征服所有裁判。这名小将是在东京奥运会最后一个选拔周期中脱颖而出的。和以往相比,这次各项目出征奥运会的名额选拔,在比例上做了调整,增加选拔赛次数,加大选拔赛成绩的比重,而不是更倚重过往大赛的成绩,结果,一批年轻选手抓住机会,搭上去往东京的航班。

射击队的姜冉馨、杨倩都是在上述背景下,首次站上奥运会的舞台。这些小将在教练和老队员的帮助下,不怯场,没包袱,为中国军团在射击项目上打了翻身仗。上海射击队气手枪教练组组长刘珉透露,技术之外,对年轻运动员心理上有的放矢的辅导,帮助她们避免成长期的一些起伏,更快地投入到奥运比赛的状态中去。国家射击队教练黄文红评价姜冉馨,这次备战奥运期间,执行力比以前更强,最终在大赛中按教练指定的战术,发挥出了高水平。

弱项突破

有人担心中国军团后半程降速,但这一次,除了夯实举重、乒乓球羽毛球等金牌压舱石项目,中国军团在体操、射击等传统项目夺回优势,此外,还在田径、游泳两个大项以及赛艇、自行车、击剑、帆船等项目上取得突破。

其中,中国队在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和皮艇女子双人500米两个项目上,从欧美强敌手中抢回2枚金牌,前一个项目的夺冠成绩更是领先第二名6秒之多,充分证明了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技术能力,当中国姑娘一骑绝尘,颇有“一棹逍遥天地中”的豪气。女子双桨组教练张秀云透露,带教两年多的过程中,调整了不少训练方式,“希望把最新、最科学的训练理念带给队员,让她们少走弯路。”

体能保障

为这次“东京大捷”助上一臂之力的,是东京奥运会备战期间,体育总局实行的体能大练兵计划。以蹦床为例,5月的全锦赛后,蹦床队即进入三个月的夏训。像最终赢得蹦床银牌的董栋,得益于体能教练参考他的专项能力设计体能训练方案。

有了体能保障,赛场上的战术、战略得以流畅施行。举重队取得7金1银,建立碾压式的优势,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解释,“我们为什么总能赢?因为在战术方面计算得更加精确、精准,能更好地处理好抓举和挺举之间的关系、开把和加重的关系,更好地预测对手会举出的成绩,以及我们怎么应对。”(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金雷 厉苒苒 东京今日电)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