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中国体育讯 2020年12月19日,由北京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主办,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体育部、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训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大学体育部、全国训练数据分析人才联合培养协作平台联合承办的2020年科学训练与大数据监控研讨会暨第十三届首都青年学者运动训练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以“探索运动训练学未来,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为主题。来自训练学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者、顶尖专家、学者三百余人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等形式,解读运动训练最新动态,共话科技引领训练的未来发展新趋势。
开幕式上,论坛组委会主任袁守龙介绍了2020年科学训练和大数据研讨会暨第十三届首都青年学者运动训练论坛基本情况。北京市体科所副所长高志清到会致辞,并与大会组委会、北京、广东、河北、江西、安徽等体育科学研究所以及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单位倡导成立并宣读关于成立“运动训练大数据联盟”的《倡议书》,向社会发出三项倡议:1、成立全国运动训练大数据联;2、积极推进训练数据师培训;3、努力建立运动健康大数据平台。
开幕式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陈小平、 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郑文伯、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鹏、上海脉沃医疗首席技术官马安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林科宇、中国奥委会奥运会备战办公室副主任袁守龙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各自分享了运动训练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大数据收集、应用方法。
陈小平教授的演讲主题为《理论到实践:运动训练“Gap”的弥合》。指出,我国运动训练亟待科学化,很多运动员进入世界高水平,但难以达到顶尖水平,这类状况应引起深思。同时介绍了康希尔曼的传奇,从中引出应将运动训练视为一个教育过程,教练员应具备心理、教育和管理学的知识;运动员应具有强烈的“动机”和在其驱动下的“主动参与”。
郑文伯教授在《集体性球类项目监控体系的搭建及在训练实践中的运用》主题演讲中指出,在球类项目中应搭建负荷监控体系,以满足项目精细化体能需求、训练计划负荷制定的依据、竞技状态的调整、伤病预防等。以往运动负荷监控的指标单一,随着技术的更迭将内外部负荷结合,符合实践需求,以集体球类项目北京女足为例,对不同位置的运动员进行运动负荷监控、建立运动员模型为训练提供参考。通过对重点运动员进行长期纵向跟踪建立伤病预警系统,预防损伤的发生。
袁鹏教授的演讲主题为《专项训练有效负荷的数字化调控实践》。他说,使用大数据首先应该明确是解决训练的什么需求。科研设备是标准化的但具体到项目本身,要围绕本项目的有效负荷,明确专项训练有效负荷的研究必要、运动负荷监控指标的逻辑结构、有效负荷的数字化调控实践。要充分意识到,我们的指标到底解决什么问题,指标的多元化并不代表证据的确凿,应注重内外负荷指标相结合。训练负荷最终要解决的是让数据说话,大数据要解决的就是识别问题、判定问题、评估方案、收集数据、分析书记和数据解读。
获奖者代表,清华大学付颖瑶对《冷疗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效果的Meta分析》进行论文汇报,分别从meta分析原理、自身进行论文选题以及进行meta分析的技术路线进行分享。
上海脉沃医疗首席技术官马安邦在《蹦床技术动作捕捉与肌电的大数据分析应用与训练创新》主题演讲中介绍了表面肌电的发展历史,重点讲解了国内外表面肌电技术在蹦床中的应用情况。指出未来研究方向:科学训练与指导、运动伤前置诊断与防治、建立运动员档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林科宇采取线上连线的方式,为学者们做了《神经可塑理论在训练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从机械论到信息论;运动视觉、前庭和小脑如何综合系统地去发生作用;如何提早发现疲劳;为什么会受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不能单从关节、肌肉失衡角度去考虑受伤问题,要从整个运动模式和整个大脑神经控制去考虑。大脑是为了进行合适的、复杂的运动,而大脑是在身体运动的基础之上塑造而成的。运用数字化运动视觉训练来提高训练表现,有了多维度的数据我们能够更精准地输入、整合、输出。
中国奥委会奥运会备战办公室副主任袁守龙的演讲主题为《运动训练新趋势、新理念、新方法》。他说,大数据已经成为赛场夺冠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为奥运备战科技助力创造新动能、体能训练是挖掘人类极限潜能科学工程、运动表现大数据和智能化评价更加精准。体育数据工程师已经成为赛车必备的人才和路径,为未来全新的训练理论提供支撑,中国要迎头赶上,才能将科学训练真正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预测、调控和管理。报告从负荷本质是训练新理念源头、项目特征规律是训练创新关键、优秀教练员创新实践案例与分型、备战奥运会训练实践创新与建议四部分内容进行展开。
获奖者代表,清华大学陈聪航对《8周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研究》就科研成果进行分享,对整个实验的研究背景、实验框架、结果与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报告。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和个人258余篇论文,录用164篇,评选出最佳论文奖10篇,探索奖20篇,优秀奖29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