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75岁天津车友用骑行诠释“不老”的精气神
关注


75岁天津车友用骑行诠释“不老”的精气神

秋冬之交的北运河畔,阳光和煦,绿意犹存。75岁的齐翔整理好行囊,从新红桥出发,沿着运河一路向南骑行而去。他此行的主题是运河之旅,途径津、冀、鲁、苏、浙等省市,最终目的地是杭州。

虽已年逾古稀,但齐翔看上去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从1985年首次骑行开始,齐翔的足迹和“车辙”,印在了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骑车去过漠河,去过三亚,去过拉萨,去过香格里拉,此外,欧洲和日本,也留下了齐翔的身影。

长途骑车,风餐露宿、又苦又累,在别人眼里的“瞎受罪”,这么多年为什么齐翔一直坚持了下来?他的理由很简单:“天天在屋里憋屈得慌,出来走走看看,心里痛快!”

不惑之年出发 “一发不可收拾”

齐翔自己也没想到,40岁那年的一次天津河北骑车五日行,彻底勾出了他心里的“馋虫子”,自此对骑行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生于1945年,从外地一所军事院校大学毕业后,他一开始在天津一家纺织机械器材企业做技术工作,后来到了一家中专学校从事英语教学。这个学校,给了好动、爱折腾的齐翔一个稳定的所在,也让他获得了难得的寒暑假闲暇时光。

1985年冬,齐翔的爱人段惠筠有一次提起了一位爱四处骑行的同事,正值放寒假的齐翔心动了,他也想尝试一下,跟着这位朋友一起骑行。但齐翔考虑到自己从未长途骑行过,能不能跟上那些“玩家”的节奏,心里没底,于是打算自己先试一下。

这次“试验”,齐翔规划了一个“津冀”路线,先到保定,再去石家庄、衡水、沧州,最后返回天津。经过简单收拾,他骑上凤凰二八大杠出发了。

40岁,正是“年富力强”,仅仅一天,他就骑到了保定,游览了著名的莲花池。虽然已经没有了太多绿色,但兴奋的齐翔仍然是疯狂照相,自己拍,自己洗。紧接着,他从保定南下,在石家庄正定参观了大佛,到衡水走了趟亲戚,在沧州看了著名的铁狮子,后来回到天津。

在齐翔的记忆里,这初次骑行非常顺利,顺利得有些平淡,以至于除了五毛钱一晚的路边小旅店和回天津时的大顶风,他几乎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几乎是所有行程中最平淡的一次。”他说。

虽然平淡,但这次骑行却很关键,彻底打开了他骑行生涯的那扇门。这次津冀行,齐翔评估了自己的体力,积累了初步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收获了前从未有过的乐趣,坚定了骑下去的信心。“勾出了我的馋虫子,以后就控制不住了。在家待不住,时间一久了,就想往外跑。”齐翔表示。

天南海北 和谐又惊险的旅程

“牛刀小试”后,齐翔信心百倍。很快,他就和爱人的那位同事,一起骑到了山西,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积累,胆量和信心进一步提升。很快,他就开始“单干”了。

齐翔骑行的第一个小高峰是1987年,那年的暑假,他从天津一路向北,跨越数千公里,骑到了祖国的北极漠河。而接下来的一个寒假,他又从天津骑到了海南岛。

行程越来越长,目的地越来越远,见闻越来越新鲜,而相应的,危险也多了起来。漠河之行,在大兴安岭地区,他遇到了至今想起来仍然后怕的场景。

当时,他正沿着一条沙石公路前行。突然,一声“站住”从路边的田里传来,齐翔从自行车上下来,看到一个男子端着枪指着他,慢慢走近。“你是干什么的?是买药材的吗?”对方喝问。齐翔看到对方端的是半自动步枪,他脑筋一个急转,说自己是骑车来玩的,三个同伴在后边不远,自己年龄大点,所以早几分钟出发,一会同伴就会到达。

说话间,一辆货车从后方驶来,齐翔灵机一动,待货车走到跟前,就跟货车司机大声搭讪:“他们后边赶上来了哈”,货车司机也随声附和着。齐翔说“那我顺着你车的风一块走”,于是,他骑上车,跟在货车后面,一路飞驰而去。

“现在想想真是后怕,那人极有可能是个抢劫的,如果我说是买药材的,身上带的钱多,就很危险了。”齐翔表示。

当然,三十五年的骑行生涯,这样的危险情景仅此一例,他走遍祖国东西南北,感受到更多的是各地百姓的淳朴好客和乐于助人。去海南岛那次,在广东最南端的徐闻,当天的客运轮渡班次没有了,齐翔不想再耽误一天的工夫,就向码头工作人员求助。得知他的情况后,码头方面把他安排上了货运轮渡,渡过了琼州海峡,分文未收。在海口,一家旅店的东北老板知道了齐翔的经历,很佩服他的吃苦精神,于是让他免费让住了一晚上。

“你这不错,很能吃苦,我们也是过来闯的。”齐翔现在还记得那位东北老板说的话。

有时候,实在遇不城镇,找不到旅店,他也会在农村的村民家借宿一晚,一般情况下老乡都会好心收留。

防狗防盗修车 达人的全套攻略

齐翔告诉津云新闻记者,自己从不追求骑行运动的专业性,而是一直用大众化的自行车,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分配好体力,边骑边玩,享受着此中乐趣。

多年来,他积攒了丰富的自行车修理、购买经验。一般来讲,如果行程是近途,他就骑车往返。如果是比较远的行程,到达目的地后,就会将车卖掉或扔掉,然后坐车返回。

在齐翔的印象里,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各地的修车摊或修车铺越来越少了。因此经常骑行,需要掌握补胎和其他一些简单的修车技术。在他的工具包里,记者看到了补胎贴和扳手等工具。

此外,多年的骑行,齐翔总结了很多出门技巧,形成了一整套攻略,怎么省钱,怎么减轻负载重量,冬天怎么保暖,以及怎样防盗防狗。2002年,他和爱人去西藏那次,在高原的一个路段,他遇到了两只藏獒,齐翔沉着冷静,紧握相机的三脚架,和两条烈性犬对峙了约有十分钟,最后在一辆驶来的小车掩护下方才脱险。

2007年齐翔夫妇二人的欧洲之旅,他们买车修车的过程都称得上一段有趣的经历。当时他们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出发,在火车站外,齐翔问一位推着自行车经过的男子,哪里有卖旧自行车的地方,对方说自己那辆就可以出售,最后双方以50欧元成交。随后他们又在一个旧车摊花170欧元买了另一辆,随后二人向南进发。但刚刚骑到德国境内,价格高的那一辆反而先出了毛病。在一个修车摊,修车的德国小伙子信心满满,但忙活了半天,仍没有修好。最后两人不得不又买了一辆旧车,继续南下。

就这样,他们拿着地图,一路骑行,一路问路,经过80多天的旅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希腊雅典。

这次骑行,让齐翔深刻感受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他表示,在中国,如果你向街头的警察或其他身穿制服的公职人员问路,他们一般都会知无不言,热情相助,但在欧洲他却碰了两回钉子。在雅典,他向一名警察询问一处景点怎么走,虽然近在咫尺,但那位警察宁可闲聊天,也不愿提供任何帮助,还振振有词地表示“我的职责不是帮你指路。”

乐呵的天津“老马”

三十五年的骑行,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齐翔回忆,当时吃碗烩面只要3毛钱,而现在一天的费用下来,省着花也得100多块钱。虽然并不差钱,但齐翔还是尽量节省一些。路上他最爱买的是茶叶蛋,能吃顿香河肉饼就算是“开荤”了。晚上休息,他也尽量住小旅店,像一些快捷酒店都很少住。

当年,路上口渴了,就趴在路边田里水管子上喝灌溉水,而现在,他要备好两个保温瓶,每天出发,都要在店里装满热水。

有一段时间,爱人段惠筠陪着齐翔一起骑行,而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伴”不再出门,还劝说齐翔也放弃远途骑行。虽已年过古稀,但齐翔仍然有着一颗“躁动”的心,“我觉得我的心脏和腿脚都还行。”

为了这次的运河之旅,齐翔先骑行了天津到北京段运河,抵达通州运河起点后返回天津。这一小段,算是对身体机能和车况的一个测试,结果让他满意。回到家休整两天后,他整顿好行囊,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从北运河公园,和记者挥手作别,一路向南。

齐翔说,骑车可以锻炼身体,陶冶身心,看一看各地的风土人情。每到有名山的地方,他总要爬一次,“走的多了,看的多了,心胸就宽阔了,站在山上往下看,心里痛快!”

业余时间,他喜欢画油画,客厅里的一幅画,青山脚下,两匹马悠然伫立。“画得不好,画成老马了,象征着我们两个相依为伴吧。”齐翔这匹不服老的“老马”乐呵地说。

来源:天津日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