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放眼本届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国羽一线选手带着“后浪”飞的场景。
说起这些“前浪”们的全锦赛记忆,大约还都停留在2016年。那时,他们还是全锦赛舞台上涌现的新人,也是跟在哥哥、姐姐身后的小跟班。而今,经过四年的大赛历练,他们已然成长为队内核心,无论场上或场下都在身体力行着顶尖选手的自觉与责任,与新人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贾一凡:“我不是凶巴巴的贾姐”
回到久违的全国团体赛场,那个平日被人们称作“开心果”的贾一凡,多了几分少见的严肃神情。作为湖南女队的大姐姐,她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传帮带的责任,赛前的适应训练,贾一凡更是边教边练,带着小队员完成了一堂“干货”满满的训练课。
“10分钟,打前场。”刚一站上场地,贾一凡就为一起训练的小队员们布置起了计划。她一边练一边针对小队员的表现给出建议。遇到小队员迟迟找不到状态,她会为他们减压:“先主动减少失误,打远一点没有关系。”当小队员体能有所下降时,她鼓励道:“你看,累是不是也能杀死,必须要有坚持下去的意念,做好多拍的准备。”当然,与她隔网对抗的小队员也拿出了不服输的劲头,当贾一凡这方的防守出现破绽被抓住后,她马上给予肯定:“你这个球就把我们限制得很难受,要保持住这样的心态。”
说起来,贾一凡今年刚满23岁。在20岁那年,她与搭档捧起了世锦赛女双桂冠,自那时起,国羽第一女双的重任就落到了她的肩膀上。久经沙场的她明白训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战中的心态与发挥。所以,贾一凡愿意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当初,她也曾被教练说过,“要从失误里去认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而今,深有所感的她希望小队员也能听进这些苦口良言,只有敢于较真,带着问题去训练才能事半功倍,去为自己设定更远的方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下了训练课后,贾一凡不禁调侃道:“怎么感觉小妹妹们现在见我好像都绕路走了,其实贾姐并不凶啊!”
陈清晨:“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
打完首场比赛,陈清晨就被省队小迷弟们层层包围,索要合影。她不禁笑称,真开心自己也在全国赛有了这种待遇。赛后来到混采区,她回忆起了上一次自己参加全国赛还是2017年全运会,与那一次相比,自己确实感觉水平有所长进。“我在场上不像以前打得那么无厘头了,思路更加清晰。”
从曾经的小师妹变身如今的大姐姐,陈清晨表示,现在在场上对手都会盯着同伴去打,她希望自己能把每个球都打好一点,帮同伴多分担一点压力。她说,“想想小时候的自己,这次我在场上就会讲的尽量简单一些,比如人家第三拍还在网前挡网,我就会提醒她要拉起来。如果比较起来,我的小搭档比我小时候要强上不少,搭档了两场,感觉我们还挺合拍的。我也希望我们之间的沟通,她能感觉很好理解和消化。”这一次身在乙组广东女队的陈清晨,目标也很明确——全力升级。“我们的目标就是升级,如果有万一,我都不好意思站在这里了。”
黄雅琼:“姐妹二人齐头并进”
2比0为浙江女队抢分成功后,黄雅琼与郑岚回到热身区就赶忙复盘起了刚刚的比赛。这对为团体赛而临时搭档起来的女双组合,因为有了黄雅琼加入而备受关注。
别看黄雅琼平时柔声细语,一谈起比赛,她就不由得加快语速,脸上写满认真与专注。听着师姐的指点,郑岚也不时表达自己想法,去摸索适合组合的战术。就算是在温度不算太高的热身区,两位姐妹花依旧额头冒着汗花,沉浸在羽毛球的世界里,旁若无人地讨论着。
郑思维:“主动请战一起搭档”
昨晚,小组赛浙江队与天津队一战中,作为二双出场的郑思维携手吴叶男,以2比0速胜对手。赛后聊起自己的男双新搭档,郑思维抢着点赞,夸吴叶男今天发挥得特别好。“知道吴叶男要上场,我就主动请战和他上去打。因为我们俩在赛前训练有临时搭档过,今天在网前的各种发接发还有杀球,他都发挥得特别好。”站在一旁的吴叶男也连连表示,和郑思维配合男双,整场都被带动得很好很积极。
对于这两个人的合作,还要从赛前的适应训练说起。双打实力雄厚的浙江男队共有12名男双选手,其中,一队大部分来自国家队。适应训练当天,一队带着二队组成六对男双打了一次抢11分的大循环。当时,郑思维就和吴叶男一举冲进了前三。“那一次,大家都说我们进不去前三,可是我们对自己很有信心,结果我们如愿完成了这个目标,这也大大增加了我们比赛的信心。”
当天晚上,郑思维与吴叶男一边放松一边坐在热身馆复盘着刚刚的比赛。虽然主业是混双,但是郑思维对男双的热情丝毫未减。回归浙江队,他希望能与队友用更多默契为自己的队伍抢分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