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今天下午,中国篮协正式发文,八一男篮和女篮将不再参加CBA和WCBA联赛。
属于八一篮球的职业联赛时代,正式落幕。
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唏嘘,回忆,叹息,这其中也包括身处其中的八一队员们自己。
早在2017年年末,八一体工大队转隶,就已经注定了八一篮球的结局。两年多的时间,八一篮球只是在一步步等待命运宣判那一刻。
或早或晚,总会到来。职业化的浪潮奔涌而来,裹着体制外衣的八一篮球无法逆流而上。
这一纸公文是时代的必然。
我们不舍八一篮球,尤其是八一男篮,感慨职业联赛的无情,是因为这是一支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球队,他的荣耀,精神和写就的故事,伴随和激励着无数球迷的成长。
很多球迷,记者,球员,教练,都能在各自的记忆里搜寻到关于八一篮球的故事。一段段经典的比赛画面,点滴的八一故事,以及承载着你我追星时光的球星们。
那一段过往的日子一定是温暖的,激情的,热烈的。
曾经的八一男篮是矗立在CBA的一座高山,无法逾越,他们几乎是中国篮球的代名词,这里集齐了全国顶尖的球员,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王非,阿的江,刘玉栋,李楠,范斌,张劲松,王治郅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曾在CBA历史上书写过精彩的一页,八一精神就像是誉满全国的女排精神一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信仰图腾。
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很少有哪一支球队文化精神会引发全国的信仰热潮,唯有八一。
八一男篮在CBA历史上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光辉纪录,也曾铸就了8冠王的荣耀,但随着联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曾经的王朝八一难以延续辉煌,球队选材面变窄,加之特殊的全华班政策限制,八一战绩持续下滑,直至坠入谷底。
在普遍职业化的联赛中,没有外援,特立独行的八一队像是个“异类”。
事实上,八一队也一直在努力寻求办法拥抱改革,融入到职业联赛之中,但他们的命运并不由自己掌握,球队只能在不断的“挣扎”中一步步走向命运的岔口。
自从王治郅退役之后,八一队开始进入到一个灰暗时刻,不断的输球,进而排名垫底,不时曝出的将帅失和的负面新闻,这些年的现状正在一点点消耗“铁军”的这面金字招牌。
他们掉入了体制的僵局之中,最后只能是时间倒逼困境中的八一破局,给他们新的出口,另一个种活法。
八一男篮目前的阵容,配置并不算差。内线的付豪,邹雨宸,锋线上的雷蒙,罗凯文,后卫线上的阿尔斯兰,田宇翔,郭昊文这些球员都入选过国字号球队。单论全华班阵容,八一至少是一支季后赛队伍,但是由于无法聘用外援的限制,导致球队连年联赛倒数。
八一篮球解散对于这一代球员来说或许是一个解脱,无论未来是被整体转让,以一整支球队重回CBA,还是各自转会,各自加盟新的球队,他们都能最大化的展现自身价值。毕竟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就那么几年,在最好的年代无端蹉跎,是一种暴殄天物,也是对他们自身的残忍。
八一篮球消失了,八一精神却不会丢。历史会记住八一精神,曾经身披八一球衣的球员们会记住八一精神。
在等待命运宣判的这些日子里,八一男篮一直在保持和往常一样的强度训练,没有人懈怠,没有人放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穿着的球衣意味着什么,代表着什么。
无论未来散落何处,他们骨子里都流淌着八一篮球的血液,那是倔强,不屈,无畏的精神和铁的纪律。
精神若在,八一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