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盘点自行车几大“杠精”行为,你想到了谁?
关注

一、减重党

小编竟然把车架锯了? Giant TCR ADV SL2-KOM开箱

我最早接触自行车是11年的事情,那时自行车对我只是通勤上下学的工具。大家都不富裕,为了骑车省吃俭用。但是在身边总有几个朋友,他们能时刻做到秤不离手,且口算水平高超。在他们的世界里,零件的性能是次要的,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下次上称时,车子能轻多少,然后拍照留念,真是颇有成就感的大事业。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朋友,专门从德国的手工作坊订制碳纤维车坐、座杆,为此卖掉了自己养了多年的金鱼。甚至为了从车上多扣下来几十克,他在(包含但不限于)后拨、导板、指拨等部分打孔。我相对比较钟爱高刚性的车,因此在和他聊到打孔时,总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减少车重,需要投入大量金钱;但是减少体重,几乎免费。不是吗?

可能是世上最轻的自行车(并不违反广告法)

其实上称党有上称的快感,实用党有骑行的乐趣,如若不是同归“自行车”这一品类,两者完全是平行世界的两类人,但现实往往这两种人都在自己左右,那么姑且就把“减重党”和与朋友争论不止的本人,一并算作“杠精”行为之一吧。

二、“气动架”爬坡不快

TREK世界冠军定制涂装Madone SLR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和身边的朋友都上了大学,可以挤出来的饭费、生活费更多了一些,遂进入了公路车的领域。公路车的设计日新月异,但是对于“爬坡架”和“气动架”哪个爬坡快的争论倒是亘古不变。

当时我的“减重党”朋友选购的便是一款“爬坡架”,一方面,它比同价位的“气动架”会轻上几百克;另一方面,那就是他认为“爬坡架”在山路上的表现会更优秀。对于这点,我不能苟同。

TCR ADV SL2-KOM公路车评测

因为在爬坡的时候,车手主要对抗的是重力,一般情况下,相同品牌,相同尺码的两种车架之间的重量差异在300g左右,还不如扔掉一壶水来的划算。而且在4%左右的缓坡上,骑行速度比较快,反倒“气动架”和高框轮组的组合会占一些优势。

可是他依然认为“爬坡架”的山路表现更好(陡坡上轻量化、高侧向刚性的车架和低框轮组的组合确实更好一些),我们也都不能说服对方,于是继续“杠”了下去。关于爬坡还是气动,可以参考《快速科普:气动?爬坡?综合?主流公路车我该选哪辆?》、《流言终结者:空气动力学车架等于爬坡慢?》等文章讨论。

旅欧杂记(13)封面.jpg

▲这么细的管型,一看就很“爬坡”啊

三、功率越大越好,力大砖飞

在接触公路车一段时间后,我和很多车友一样开始了功率训练,碰到了很多车友把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功率不够。比如,爬坡不够轻盈,是因为功率不够;平路不够迅速,是因为功率不够;冲刺不够勇猛,还是因为功率不够。他们认为,功率就是一切 ,只要腿够“粗”,什么车都能骑得飞快。

环法,康塔多,ftp,功率

▲康塔多的训练数据

这样的想法倒是有一定合理性,你和“大神”之间其实没什么区别,就只差那一二百瓦。但是绝对功率只是影响训练、比赛发挥的一个维度。比如说踩踏效率,选手A的阈值功率是320w,选手B的是280w;但选手A的踩踏效率只有60%,而选手B的则达到了90%,实际上选手A只做了192w的有效功,而选手B则骑出了252w的有效功。光看FTP,选手A更强,但实际上B骑得可能更快。

还需要考虑的还有骑行的动作、输出功率的稳定性等。比如我在做耐力训练的时候,同样是300w的功率,“气动姿势”往往会比扶着手变要快3kph左右。同时,如果骑行同样的路段,加权平均功率(去除没有做功时的功率均值)和平均功率相差太大,也就是发力不够持续、稳定,骑行的速度同样会比均匀输出时的表现更慢一些。

因此功率只是影响运动表现的因素之一,某种意义上,并不能单凭功率的大小而判断一个选手的强弱。关于功率训练,可以搜索“纽胜话功率”查看相关文章。

四、心率越高,状态越好/越差


心率

在进行功率训练的同时,很多车友也会盯着自己的心率数据和别人做比较。有些时候会出现关于“今天心率很高,所以状态很好”与“今天心率很低,所以状态很好”之间的争论。

一方面,心率数据和功率数据一样,只是多种反应身体状态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单独作为状态好坏的参考。一般情况下,每天坚持测量晨起脉搏,并记录。当某一天的晨脉和平日相同,或者浮动+-5以内时,则状态不错;反之则可能需要休息。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心率个体差异非常大,有些车友的最大心率能达到二百以上,且维持一段时间;而像我这种相对低心率的人群,最大只能到一百九十。

7357268f71991d73e1b38da14262af13.jpg

比较好的办法是,热身充分后,全力骑行30分钟,并取最后20分钟的平均心率作为阈值心率的标准,以此对自己的心率表现进行分区,并对照功率区间,来观察自己状态的好坏。

我一般顶到180的心率就很难受了,你一般到多少会觉得“难顶”呢?欢迎留下评论。(文章来自:美骑)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