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很久以前,小球时代。2011年,自大魔王正式退役,乒乓球发展了七、八年,早就不适合她了,别说张怡宁,就是现役的丁宁,在和伊藤美诚的比赛中,作为一名大满贯球员,没有任何优势。他们在2018-2019年交手4次,丁宁和伊藤美诚两人5-5开,各胜2负。在外战中,对内,丁宁对孙颖莎的小将更是不占优势啊。世界锦标赛直通赛、澳大利亚公开赛、亚锦赛、T2联赛4连败给孙颖莎,也就是韩国公开赛4-3险胜孙颖莎,她的速度早已赶不上年轻选手。丁宁尚且如此,何况张怡宁离乒乓球这么多年了还没有摸过球。
这当然只是假设而已。张怡宁生于1981年,现年39岁,即使复出,她的身体素质也无法支持她参加如此高强度的比赛。虽然张怡宁也是大魔王,但是,在岁月面前,谁都不能不服老。此外,张怡宁的打法偏爱防守反击。现在,在防守反击方面,国乒女将中,丁宁和朱雨玲表现最为出色。两位女士都有出众的个人能力。但是,与以前相比,现在的乒乓球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打法层出不穷,比如丁宁和朱雨玲在面对孙颖莎的时候,被后者稳稳当当的压制着。
赢得冠军,击败伊藤美诚,这是我们必须走的道路。面对伊藤美诚,张怡宁的胜算并不大。后两者打法激进,各种不讲理强攻、搏杀,张怡宁偏爱防守,一攻一守,针锋相对。可奈何张怡宁的体能并没有保证,几番厮杀下来,张怡宁落败的可能性很大。倒不是否认张怡宁的个人能力,毕竟是拿到大满贯的球员,而且张怡宁也是国乒的代表性人物。只不过,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进步,乒乓球也是如此。各种新型材料设备与时俱进,此时的乒乓球,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模样。像现在国乒中,风头正盛的孙颖莎,就是代表。
张怡宁的防守堪称天下一绝,但也并非无敌。曾经有人给过“大魔王”一次五连败,这个人是当时香港队的姜华珺。姜华珺与福原爱、伊藤美诚都是反手生胶打法,那时福原爱之所以难以战胜张怡宁,有两个因素:一是福原爱反手弹击的力量不够,不足以弹穿张怡宁;二是福原爱反手弹不死,正手的攻势不如张怡宁强,正手和反手都不占优势,这样就很难赢得比赛。
但是姜华珺与以往大不相同,姜华珺原本是国家队的一员,也曾经作为主力训练,但后来成长的空间和进步都变得更小,在国家队的竞争更加激烈时,她加入了香港队。姜华珺的反手生胶弹击力特别大,正手进攻也非常有力,往往两三板反手反手就可以弹穿张怡宁。张怡宁打天下无敌,却与姜华用生胶对抗,连输五场!
这是一个大球的时代,使用的是塑料球,球的旋转明显减弱。也正是沾上了旋转减弱的光,伊藤才能肆无忌惮地疯狂弹开。张怡宁的打法并非速度型,主要是防守反击,发球变化也不大。与姜华珺相比,伊藤现在的弹击速度更快,重量更大,完全能弹穿张怡宁。目前张怡宁的年龄和技术都不能恢复到她的巅峰,她复出的话很难与一流选手抗衡,甚至无法跟上速度和节奏。
张怡宁所处的时代,球体较小,旋转和速度都比现在强,更容易控制球的质量,抑制进攻队员的上手,更有利于控球队员。而张怡宁就是这样的一种球员,她的打法以防守反击为主,主动进攻能力一般,获胜的方法是比对方多一板。进攻时,通过控制球的质量和落点,寻找反击机会,给对手以致命一击。回到现在的张怡宁,可以参考丁宁和朱雨玲。丁宁和朱雨玲也属于相持反击战打法,在改大球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近两年来,他们相持的反攻战术,已逐渐无法与进攻型打法的选手相抗衡。
防守型选手,由于主动进攻能力不强,只能依靠攻防转换来得分,取得好成绩的难度越来越大。即使在最好的时候回到现在,张怡宁也很难再登上顶峰,不是她能力不强,而是她的打法,已经落后于时代。
我们还应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加强对青年运动员的培养,培养运动员的主动进攻意识,适当扶持发展生胶和快攻打法,丰富各种进攻类型,既可培养新队员,又可充当陪练,使我们的队伍在这一进攻时代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你觉得张怡宁还能再拿冠军吗?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