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本次#林李大战#主题征文活动,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全力支持,经过仔细筛选后,现评出本次征文活动的获奖名单,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请中奖用户通过私信方式联系“羽毛球频道”这个账号,再次感谢大家参与。
一等奖:李默勤
#林李大战# 人生难得圆满,感谢林李大战
第37次林李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只要林丹和李宗伟隔网而立,便已是最好的剧本,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李宗伟战胜了林丹,获胜一瞬间李宗伟的庆祝,让人觉得陌生,不像是那个内敛的李宗伟。 他终于战胜了他最想战胜的人,可惜却不是在决赛场上。 李宗伟依然没有获得世界冠军,而林丹,也没有完成男单奥运三连冠。 人生很难做到圆满,感谢林李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精彩难忘的瞬间。 【关于林丹】 从这次比赛来看,丹神真的是老了。 奥运之前,好多人就说林丹下棋。奥运之前,林丹肯定有所保留。对于他来说,那些小比赛真的不重要,他的目标是前无古人的奥运男单三连冠。 不过丹神自己应该也知道,想要完成这个目标,真是难上加难。 且不说李宗伟谌龙对这块金牌的渴望,像安赛龙斯里坎特这样的小将,也是极不好对付。 于是我们看到,丹神很早就做了打决胜局的准备。很多时候,第二句草草的就放掉了,给人的感觉是一点抵抗都没有,我就是要打决胜局。(就这么任性,你能拿我咋地) 在打斯里坎特,李宗伟和安塞尔森的时候,丹神都可以较为顺利的拿下第一局,然后第二局稍微抵抗一下,就开始了第三局的对抗。 这也是他针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做出的战略安排吧。 如果放在一两年前,就算丹神这局要输,那也不会让对手好过,一定要让对手多跑动,多消耗体力。 可是现在,已经无法在第二局去消磨对手的体力了,因为丹神自己的体力更加珍贵。 有些球,如果太费力,那就放过去吧。等休息好了,决胜局还有很大的胜算。 在林李大战第三局的最后关头,林丹将比分追到了20平,当时我以为胜利的天平将再次向林丹倾斜。我以为我能见证奇迹,然而并没有。 李宗伟赛后释放的越兴奋,足以见他之前压抑的越深沉。而林丹,只是笑笑,并没有什么大的起伏。 李宗伟的庆祝像林丹,而林丹的赛后采访,像李宗伟。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会越来越像。 丹神已经卸下了生而为神的包袱,在铜牌战输了之后,也可以坦然的面对采访,这样挺好。 这世界哪有那么多下棋阴谋论,只是因为热爱,不愿意放弃罢了。 虽然我打球不如原来好看了,不如原来那么暴力了,但是我依然想要站上这片赛场,依然想要赢得这场比赛,依然想要获得冠军。这样的老将,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重。 老将不死,他们只是慢慢凋零。珍惜他们还留在赛场上的日子吧。那些赛场上的恩怨,终有逝去的一天,留下的,只有感动。 【关于李宗伟】 34岁,依然排名世界第一,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李宗伟用他一个人的肩膀,扛起了整个马来西亚羽毛球的希望。 可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千年老二这个头衔加在李宗伟身上,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和谐。 无论从技术、身体素质、大赛经验上,李宗伟都是世界一流的选手。遇到绝大多数的对手,都可以砍瓜切菜般的获得胜利。 他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和林丹生在同一个时代吧。 本以为丹神老去,可以登上世界之巅时,却又连续三次被谌龙阻拦。 看到李宗伟在决赛场上一次次的跳杀、鱼跃,虽然和他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但依然让我为之动容。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李宗伟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这句话。 决赛后,好多人都说,李宗伟是半决赛和林丹消耗了太多的体力,所以决赛才输给了谌龙。 要我看,体力确实是一方面的因素,然而却不是因为半决赛消耗了太多。 决赛里,李宗伟好像特别怕和谌龙打相持球,一旦出了机会,就想进攻,想要凭借自己犀利的突击赢得比赛。 他可能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谌龙的体力又特别好,如果拖下去等于慢性自杀。 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会拿出自己最信任的武器。而李宗伟的选择是,我要提速,我要突击,我要打得你信心全无,就像我曾经赢过的那些比赛。 虽然这样更加消耗体力,但是如果谌龙在最初的时候顶不住,失去了防守的信心,那么结果可能就是李宗伟获胜。 既然拖下去毫无希望,不如放手一搏,也许会出现转机。 但是谌龙没有被击垮,他高质量的防守,让李宗伟最信赖的武器失去了威力。 同时,谌龙一改往日只拉吊不进攻的打法。一旦出现机会,就开始下压,让李宗伟必须分出精力去防守,难以保持高速连贯的进攻。 结果就是,李宗伟杀球杀不死,反而消耗自己的体力,又不敢打控制把比赛往后拖,而在相持球中为了追求高质量的落点又总失误。真的是进退维谷。 整场比赛,就如同15年世锦赛决赛的翻版。第一局结束后,李宗伟也许就知道,这一次,又与冠军失之交臂了。 但是对于一个34岁的老将来说,能够出现在决赛的赛场上已经是个奇迹,我们还能苛求他什么呢? 也许最好的结果,就是时间停住在半决赛结束的那一刹那。两位传奇同谢幕,林李大战成绝唱。 自此以后,江湖上只有你的传说,没有输赢。
二等奖:以梦为马,中国加油
#林李大战#致敬经典
在球迷心中,“林李大战”承载的是自己对两位巨星的喜爱,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更是一段美好年华的纪念。10余年懂得交锋,被万人口口相传,成就经典 。 前言 经典是时间沉淀下的精华,是万里挑一的艺术,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不可替代、不可超越。 莫使经典空对月,请君携之共前行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中,有人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料峭春风,一蓑烟雨中,有人着芒鞋傲岸独行。 林丹和李宗伟,两个有故事的人,彼此成就着彼此的故事,同时又一起书写着共同的故事 一个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一个密不透风、绝地反击 一个是矛,锋利无比 一个是盾,坚如磐石 一个冷酷沉着 一个激情四射 当他们相互碰撞,必然摩擦出耀眼的火花。 星河尘埃,皆为序幕,余生路漫漫,愿你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成为你们心目中的英雄。 后记:感谢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也感谢我们的对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成长,懂得珍惜当下。
三等奖:(2名)
市井。、
#林李大战#
我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羽毛球,现在已经大二了,那个时候我记得父亲给我买了一副球拍,花了21块钱,那个时候20多块钱对于我家来说已经挺高的了,当时我是欣喜若狂,每天都在家门口和伙伴们一起打球,那个时候也没有场地,就是在街道上中间放一个木棍或者柴梗,然后也没有球网但打地也挺开心的,那个时候最印象深刻的就是08年的林丹北京奥运会了,那个时候我2年级,记忆也不是很深刻了,模糊中的记忆使我对夺冠的林丹有了初步的印象,后来慢慢上了初中高中,忙于学业羽毛球接触少了,12年伦敦奥运会也没有去关注,也不知道最后谁夺冠了,那个时候的我虽然也平常打会羽毛球,但对于电视的比赛好像没有多少关注,所以伦敦奥运会远没有当年北京奥运会印象深刻,也许是北京奥运会当时太隆重的原因吧,后来高三高考以后,我对羽毛球的热爱使我从此关注起羽毛球来,后来才重看了林丹和拿督的所有大赛,每次看都是热血沸腾,16年里约拿督击败林丹的那一刻,我反倒是为拿督感动了,当时已经完全不在乎二人谁输谁赢,两个人都是羽毛球界的天才永远的传奇,到现在除了那些我也一直在关注雅思关注国羽的其他动态,不知道为什么,国羽总能带来很多的感动,也总让我想起那个二年级的小孩子在街边打球的样子,充满了怀念,可是那些儿童时代的快乐再也不复返了,但羽毛球带给我的快乐还在继续。
sy的小迷弟
16里约林李大战
16里约林李大战,是我看比赛以来,最令我感到神经紧绷的一场球赛。 前两局丹哥宗伟互拿一局,达成一比一平,决胜局两人互不相让,你一分,我一分,互不相让,决胜局20-19这一球是比赛最大的亮点,看出来了丹哥在被动情况下依然能把比分追平的强大心理素质,在丹哥追了3个赛点后,虽然还是输给了宗伟,但是我觉得两人的胜负已经无关主要了,我们要好好享受两人的每场比赛,每一场比赛都是值得学习的,最后林李的拥抱和交换球衣,深深烙印在我们球迷的心里,加油林丹,加油宗伟#林李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