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中国女子乒乓球团体首冠,她是重要功臣!
关注

1965年4月,第28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中国对日本。赛前的准备会上,主教练容国团先生在秩序册上画了一条龙,在龙身上写了两个名字——李赫男、梁丽珍,在龙的眼睛上写下了两个名字——林慧卿和郑敏之,决赛将由这两员大将出战。林慧卿和郑敏之不负众望,干净利落地以2:1分别战胜了日本的深津尚子(当届的女单冠军)和关正子,帮助中国队获得了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上分量最重的团体金牌。这是中国女子乒乓球在世界大赛上获得的第一个团体冠军,也是中国女乒在世界乒坛崛起的标志。

中国女子乒乓球团体首冠,她是重要功臣!

林慧卿祖籍广东新会,资料只是介绍了她出生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一个侨商之家。林慧卿性格内向,斯文娴静,但从小喜爱乒乓球运动,上初中时曾拿过印尼全国少年比赛的单打冠军。林慧卿1957年毕业于当地的华文名校巴城中学,1959年4月,她看到容国团仅仅两年就获得了世界冠军。1959年7月,林慧卿回到祖国,被安排到上海体育学院学习,同时入选上海乒乓球队。1960年入选国家集训队,成为了著名的108将中的一员。

林慧卿右手横握球板,削球打法,以旋转和落点的变化控制对手,非常擅长防守反击,令对手猝不及防。她意志坚强,心理素质极佳,思路开阔,应变能力突出。林慧卿拥有优异的身体素质,削球动作大开大合,舒展大气而不输灵巧。柔和的削球中配合着暴力的扣杀,将运动中的睿智和对抗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林慧卿当运动员时的座右铭是“没有救不起的球,只有不顽强的人”、“不要错过锻炼自己的机会”等,并将这些小标语挂在自己训练的球网上。

1965年,林慧卿率领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在南斯拉夫获得了女团和女双的冠军,画龙点睛就是发生在这届比赛。那个时候正是林慧卿运动生涯的巅峰期,但由于之后的时代剧变,林慧卿一度被迫中止了乒乓球生涯。在那段岁月里,她依然没有放弃乒乓球,在农村搭起简易的乒乓球台,坚持打乒乓球,为后来的登顶保持住了技术状态。1971年,历经磨难的中国乒乓球队在与世隔绝5年后,终于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林慧卿以30岁的“高龄”获得了女子单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的冠军,成为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单届比赛参赛均获冠军的第一人。

林慧卿1973年退役,并出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由于之前特殊时期的人才断层,全国的体育成绩都出现了下滑,优秀的运动员苗子更是青黄不接。林慧卿克服了种种困难,培养出了胡玉兰、张立、李莉、童玲、朱香云等世界冠军,为中国乒乓球现在的辉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巨大作用。林慧卿率队参加了第32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在她的指导下,胡玉兰爆冷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梁戈亮和李莉获得了混双冠军。1979年,林慧卿出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

1979年,林慧卿成为中国香港乒乓球队教练,曾经率领中国香港队囊括英联邦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七项冠军。八十年代,她曾经出任印尼乒乓球队顾问,还多次在欧洲和日本讲学,推广乒乓球文化。始于1992年的五地侨界乒乓球联谊赛汇聚了来自深圳、香港、澳门、广州和珠海侨界的乒乓好手参加,这与林慧卿的参与和组织是分不开的。2001年,林慧卿在香港发起两岸三地乒乓友谊联赛,以球会友。此后该项赛事又分别在中国台湾、上海举办过两届。

林慧卿为中国乒乓球贡献出了卓越辉煌的战绩,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乒乓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乒乓球人和世界乒乓球人都对林慧卿充满了敬意。晚年的林慧卿曾经说过:“乒乓球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我的大半生都花在乒乓球上了。乒乓球是我一生的挚爱,我对自己能够有机会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乒乓球运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感到骄傲和荣幸!”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