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乒乓球爱好者都应该对当年的全国U17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记忆犹新,这个比赛一共举办了11年,从这项赛事中走出了不少的世界冠军,像张继科、李晓霞、马龙、郭跃、许昕等都是通过这个比赛打出来的。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U17比赛正是108将之一、原中国乒乓球青年队的教练姚国治先生与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的。U17的比赛在世界乒坛影响巨大,当年的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先生在各种国际大赛上推广,至今依然保留着。
姚国治先生在中国乒坛有“伯乐”之称。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从非省队队员中将邓亚萍调到中国乒乓球青年队,这是邓亚萍雄霸乒坛的起点。至今,逢年过节邓亚萍都会给姚国治、仇宝琴夫妇二人打电话送去节日的祝福。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陆元盛也是被姚国治先生慧眼识金选中的,陆元盛进国家队时候的打法是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姚国治先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陆元盛本身的特点将其正手改为了正手长胶反手反胶,这样就解决了陆元盛正手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将陆元盛善于动脑子打球的特长发挥了出来。我们业余球友可能对陆元盛参加的专业比赛印象不是很深,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业余选手对长胶与反胶这样组合的配置非常钟爱,可以称之为业余选手玩长胶的标配。除了陆指导,杨影、陈新华、黄亮、焦志敏等也都是姚国治先生发现并培养的。
姚国治先生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小时候不光是打乒乓球,同时还在体校练习滑冰,并在这两个项目上取得了哈尔滨市中学生比赛中的多次冠亚军。夏天打乒乓球,冬天滑冰是姚国治先生青少年时期体育运动的主要项目,同时也说明了姚国治先生从小就具备过人的运动天赋。1958年姚国治先生进入黑龙江省队,次年12月底正式进入中国乒乓球队,是中国乒乓球队第一个左手削球打法的队员,这个打法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来讲弥足珍贵,有效地填补了中国乒乓球队当时的打法空白。也正是这样独特的打法使得姚国治先生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
出生在山西的仇宝琴女士是1959年10月进入中国乒乓球队,在运动成绩上,仇宝琴女士鼎鼎大名,1966年全国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在仇宝琴和梁丽珍之间进行,最后仇宝琴战胜梁丽珍获得了单打冠军。仇宝琴、林美群是我国女选手中第一对也是唯一一对因服从需要,屈居亚军的运动员。第32届世乒赛女双决赛让给亚历山德鲁(罗马尼亚)、滨田美穗(日本)。可以说称仇宝琴是中国乒乓球的无冕之王。
1971年姚国治先生退役出任中国乒乓球青年的教练,中国青年队也是在这一年成立的,从各省市选拔了20个左右的青少年苗子进行集训,这一模式在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保留到现在,为中国乒乓球培养了大量的后备人才。可以说“文革”后再成立的中国乒乓球队百分之九十的世界冠军都是经过中国乒乓球青年队培养出来的。
姚国治先生1996年在中国乒乓球协会任职,负责乒乓球赛事的策划和推广2009年姚国治从中国乒乓球协会退休,2010年在深圳定居,并参与策划组织了深圳傲得华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经商之余,姚国治和仇宝琴依然活跃在业余乒乓球的一线,他们发起、组织的乒乓球比赛数不胜数,我曾经在2006年就亲眼见过仇宝琴女士代表北京某社区参加北京和谐社区杯的比赛。同时我们广大球友更是时常能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姚国治先生解说的身影。
乒乓球是他们二人一辈子的最爱,目前在业余赛场上经常能够看到这对乒乓球名宿的身影,或参赛或出任裁判。我们无法完整地统计出他们在中国乒乓球专业和业余比赛中到底策划过多少个比赛,我们却清楚地知道,他们策划的各种赛事对当今乒乓球发展的影响。正像姚国治先生说的那样:“我永远无法割舍对乒乓球的爱,而它也给了我最精彩的人生。”我想这也是当年108将先贤们的心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