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新冠病毒疫情令全球的体育赛事停摆,近日,有个别体育赛事纷传恢复比赛的消息。但于乒乓赛事而言,国际乒联公布的2020釜山世乒赛延期至9月27日-10月4日,也处于暂定状态。但这一暂定的背后,却极有可能再次成京国乒独霸乒坛的局面,无论是男线上欧洲选手的崛起之势,还是日韩选手的追击,都有可能因这一次疫情,再次被国乒远远的抛在身后。
在以往的国际乒联推出的多达十几余项的系列改革中,一直被部分国内球迷们认为是打压中国乒乓球队的手段。但事实上,无论是21分变成11分制、还是有机胶水改无机、小球改大球……均未对国乒的霸主地位造成影响,国乒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经验丰富的教练天团,虽然个别优秀选手因此提早退役,但中国乒乓球队却依旧新人辈出,稳稳的把握着国际大赛中的各项冠军宝座。
而真正给外协会选手创造了“弯道超车”机遇的两次改变则是乒乓球制作材质由传统的赛璐珞改为了现今环保的塑料球;另一项更为明显的就是国际乒联世界排名积分的改变。
乒乓球材质的改变,让比赛中球的旋转、速度都有所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于偏向于力量型的欧洲男选手的发挥,反而令国乒传家宝的“前三板”很难做到一招制敌。细细回看使用新材料球后的中外对抗,比赛中的回合明显增加。而这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欧洲男线选手“提速”拉近了与国乒强手的距离,甚至在多站巡回赛中,国乒小将纷纷败给了欧洲选手,这让许多此前鲜被关注的欧洲选手也有机会脱颖而出。有了战绩国乒的成绩,令选手所在协会也开始兴奋起来。近几年,欧洲各乒乓球协会均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虽然做不到唯金牌论,但成绩的突起,还是让欧洲各国体育界看到了希望。财政的注入,令选手们有了更好的训练条件,更充裕的参赛机会,一切看似都步入了良性循环当中。
而以往欧洲电视转播机构对乒乓球比赛也是视如鸡肋:首先是目前的转播技术,很难有效的使观众欣赏到乒乓球旋转的魅力,而即使是在欧洲主场比赛,每每进入到决赛时刻的对阵的又双方往往都是中国队员。这无疑都让观众难以产生观赏的兴趣。
但2019年世乒赛,瑞典选手法尔克一路杀入决赛,这不但成为了欧洲各大媒体的焦点,当场比赛的收视率也创造了历史新高。
外协会的选手通过器材的改变,短期内拉近了与国乒队员的实力距离,下一步,就是需要国乒更多的参与到国际赛事中来。
毋庸置疑中国乒乓球队是国际乒坛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一场国际乒乓比赛是否有中国队参赛,对球迷们的关注度和品牌们的赞助意愿都是息息相关的。而此前,国乒对训练和比赛一直有着独有的传统和节奏:一年12站的巡回赛只会有选择性的参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大赛前的封闭系统训练上。
为了让国乒更为频繁的出现在国际比赛赛场上,国际乒联将积分规则做出了调整。调整后的规则要求选手们需要更为频繁的参与国际比赛,才能保有世界积分排名,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夺得几场比赛的冠军,就可以将其他协会选手远远抛在身后。
这一规则的改变,在短期内的确让国乒感受到了“不适”。但这项规则的改变,对于外协会选手几乎是零影响。由于体制的不同,外协会一直是“以赛代练”,一位业内人士说,在没有比赛的时间,外协会选手一周的训练量不及国乒选手一天的训练。由此可见,这一规则的改变,又让外协会选手与国乒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
当然国乒也没有背动承受这种改变,随之开始调整训练方式,推出了“小版块化”的新训练模式。比赛成为检验每一次训练阶段的“小考”。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国际乒坛的确正在如国际乒联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国乒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更多外协会的优秀选手脱颖而出……但是,一场疫情的突发,极有可能将这一趋势一切清零。
从3月初的卡塔尔公开赛结束之后,国内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情防控成果逐步扩大;反观国外的疫情越呈现了不断上涨的趋势。
国乒未雨绸缪,卡塔尔公开赛结束后,全队转赴中国澳门展开封闭系统训练;而通过近期《中国体育》zhibo.tv记者的采访中获悉,外协会选手绝大多数受疫情影响,已被迫放弃了日常训练,只能宅在家中。德国名将波尔在院子里摆上户外用的乒乓球台、奥恰洛夫只能在自家地下室一展身手,日本名将石川佳纯开始学作美食料理、水谷隼更是沉迷于手机游戏……
一边是国乒将展开近年来最时间跨度最长的系统封闭式训练,一边是宅闷家中的外协会选手……即使9月的釜山世乒赛能如期举行,这场世界乒坛最顶尖的赛事,很可能会呈现国乒一路碾压外协会的局面。
“有对手不寂寞!”国乒从不畏惧对手的崛起,正如国际乒联可能新推行的大满贯赛事一样,许昕、梁靖崑、王楚钦三位国乒队员均发声表达支持一样。作为世界乒坛的领军之师,中国乒乓球队除了引领这项运动的最新技术,更会在乒乓项目的全球推广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国际乒乓球赛事何时才能确定恢复,事实上要取决于国外的疫情何时能完全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现阶段,正如国际乒联CEO史蒂夫·丹顿在公开信中所写的那样: “能确定的是,这场灾难终会过去,届时我们必须为一个可能完全不同的世界做好准备。各行各业都必须适应新时代,乒坛亦是如此。随着国际赛事被推迟或取消,本地赛事同样受到波及,成千上万的乒乓球迷无法享受他们最热爱的运动。但是,当这个状况得以扭转那一天,我们必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