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在王铭岩的心里有本帐,疫情开始到现在,乒乓球的生意至少下降了70%。
他的名下有着14年历史的卓佑体育,早已经是浙江温州的专业体育用品行业的明星店。
疫情期间,连迈出家门解决吃喝问题比以往需要更多的勇气,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器材店的遭遇毫不夸张。
“但其实并不是客人进不进店的问题”,王铭岩说,“主要是比赛全没了,从专业的体育比赛到大众的体育比赛全没有了,包括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的集体文化项目也都没有了,连带着生意就收到非常大的冲击”,随着疫情的爆发,几乎没有赛事能够“坚挺”,往常因为集体项目热销的鞋服,也一瞬间变得无人问津。
而伴随而来的公共场所接连关闭,也间接“掐断了”器材店的零售生意,“球馆不开门,没地方打球,自然就没有人要换胶皮,换器材了啊,零售的客户也少了很多。”王铭岩解释说。“我们其实还算好,店铺是自己的,比很多的经销商压力小很多,就我知道的有些人因为店铺高额的租金受到的影响太大了,已经有好几家都关掉了,上海、辽宁地区有同行做不下去了。”
全民购买力的整体下降,器材店受到的不仅仅是来自销售“归零”的冲击,作为链接专业品牌和客户之间的终端,器材店面临的还有来自品牌方的压力。“在疫情开始的时候,我们有和合作的品牌洽谈,去探讨疫情下订货的问题,如果情况不好,没办法,我们是很难囤货的,压货还是很有压力。”
与自家实体店一同经营的网店,也面临着用户“没需求”的难题,王铭岩透漏说,阿里旺旺、微信商盟里每天都充斥着没生意的抱怨声音。
作为百货迎百客的器材店,库存往往代表着实力。特殊时期不得已收紧的同时,王铭岩开始寻找让生意触角往外延伸的新办法。
早在12年的时候,王铭岩就开始刻意的用微信打造自己的朋友“商圈”,8年过去,微信通讯录里1800多个好友成为了卓佑体育最忠实的回头客,刚刚到店的新品往往最先在微信里展示就能卖掉,同时不定期的在朋友圈里发起超值的特卖,也受到老客户的欢迎。
在小区接连封门的状况下,连最专业的顺丰速运都难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王铭岩开始自己主动跟踪物流信息和客人沟通,“因为大家都知道是特殊时期,能够理解,不会有特别为难的事情发生。”
在微信里接着做生意的同时,王铭岩对于卓佑体育这几个月的选品也有了变化,“我们一直也有做一些休闲类的产品,专业体育的生意受影响,休闲类的客户还在,我们整体上让产品更贴近生活一些,其实也只能是这么做,因为毕竟这个东西不是生活的必备品。”
王铭岩对疫情有自己的预期,“我觉得如果放开以后,六月份的话,应该会正常起来”,这是他给自己的答案。
就在国内疫情爆发最严重的2月,运动巨头耐克宣布关闭中国约一半的公司直营店,剩余的店铺缩短营业时间。在此之前的1月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31个省市陆续拉响了防控的一级警报。
作为专业领域中垂直又垂直的乒乓球器材店,在这波商业寒冬中,有人坚守等待,有人飘摇求生。
这是关于疫情下乒乓球行业现状的第二篇报道。
(图为卓佑体育 王铭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