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银球抗疫|银球消声,球馆停业无球可打
关注

因为手下经营着上海数家乒乓球馆,周铮毅把自己定义为1/2个乒乓爱好者,在疫情还没开始的时候,俱乐部的积分赛中周铮毅不仅是组织着,同样也是积极的参与者。

1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公共场所停止开放的通知,周铮毅便关闭了所有位于学校和社区中经营的球馆。场地关了,手机里十来个创建多年的微信群,成为了周铮毅和球友、教练们保持联系的方式。

91587394182_.pic.jpg

“我的群里严禁发布关于防疫的消息”,周铮毅在疫情开始之时就在每一个群里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疫情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网上消息太多太杂了,有时候根本搞不清真假,为了避免谣传,所以群里在这个时期除了乒乓球的一律不准发。”周铮毅解释说到。

虽然微信群里热闹非凡,但实际上“无球可打”,周铮毅把自己的状态形容为“挺着”。他透露说,前一段时间疫情严重的时候,同行有些私营球馆偷偷的开门,做点培训,但因为防控力度严格,一对一的培训已经是极限了,根本不敢想开班的事,这样的收入但对于生意只能是杯水车薪。后面“政策”稍微松了点,国营和私营的球馆都能开放的时候,球馆依旧还是上不来人。

好在在周铮毅的经营体系下,并没有会员卡的概念,按次单结的简单模式,让他不用为延长会员卡的有效时间而烦恼,“我现在只能把重心都放在器材批发上,因为外省的情况现在相对好一些了,上海因为输入性的情况存在,还是很严格”。

根据上级的指示,上海市将在5月6日迎来更全面的返学,何时开放球馆,周铮毅认为还得再讨论,“现在每天发点打球的小视频在球友群里,保持一下热度吧”。

915873914182_.pic.jpg

和上海同样是输入性病例高发的北京,也同样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从鼠年的第四天开始,位于北京西郊花鸟市场里,“涵育乒乓球俱乐部”的玻璃大门上就贴上停业的通知。

有着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背景的馆主郝思萌因为对运动的热爱,5年前开办了这家球馆,这个原先四环边上最热闹的球友聚集地,往日里喧闹的乒乓声没了,600平方里的15张球台一下子变得冷清下来。

WechatIMG7.jpeg

对于突然被迫中断的球馆生意,郝思萌无奈中又带着坦然,“这种事情肯定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既然不可预料的意外已经发生,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肯定会给大家最大程度的补偿,而且球馆开了这么多年,早和大家成为了朋友,相信也能够理解球馆的不容易。”给会员适当的延期服务时间,是郝思萌在疫情期间作出的决定。

球馆歇业,在球馆中教球的教练们也一下子闲了下来,收入自然难以保证。“我这儿的教练都是刚开馆就在的老战友了,但要是球馆都没了,要教练干啥呢?”作为涵育的总教头,郝思萌说到。

“其实我更惨”,被问及现在的状况,郝思萌直言,“球馆不能减免租金,我就得一直扛。”

北京市公共场所和培训彻底开放的日期至今并未确定,“但只要球馆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末了,郝思萌补充道。


被迫歇业的乒乓去馆,是因为疫情来袭行业停摆的一个缩影,所有人都在“等春来”。因为有人失去的是乒乒乓乓的乐土,还有人失去的是赖以为生的“家园”。

这是关于疫情下乒乓球行业现状的第一篇报道。

81587394071_.pic.jpg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