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大家好,我是来自贵阳清镇博雅国际实验学校8年级4班的陈昱帛。
今天,我想在这里,对我的妈妈和大伯说——
请你们不要再阻止我的梦想了!
最近湖南卫视播出了一档节目,叫做《少年说》。其中一段十分来钟的片子,播的就是这个孩子。上面那句话,是陈昱帛登台演讲的开场白,当着两位家人和满操场学生的面,想为自己的足球梦寻一条“活路”。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足球运动员。从五年级第一次接触足球开始,就像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一样。”
陈昱帛说,在进入俱乐部学习一年之后,自己成了球队队长,连教练都说他很有天赋,还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往更好的足球学校学习。但进入初中之后,陈昱帛的家里人害怕踢球影响学习,停掉了他去足球俱乐部的机会。
孩子一段话讲得“简单粗暴”,传递出来的信息,让在场的两位长辈沉默,陈昱帛自己也几度落泪。不过,节目短暂的十分钟剪辑里,陈昱帛的妈妈没有“松口”,她表态支持儿子踢足球强身健体,但走专业的足球之路她是不会同意的,除非是等到18岁以后。 熟悉竞技体育的人都会明白一个道理,通向职业水准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可言,成功者中,谁不是从小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18岁再启程,陈昱帛言之凿凿的足球梦,要想实现,谈何容易。
陈昱帛自己也很清楚,按照母亲的安排,18岁再认真练球就太迟了,他无比希望家人能够支持自己。但妈妈指出的问题也一针见血,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使然,一旦踏上了这条路,就很难回头,但孩子的人生只有单行道,未来若是没能在足球领域找到出路,就业就成了巨大的难题。
北京国安球员于大宝表达了个人见解,还努力帮助陈昱帛解决眼下的困难:
随后,贵州恒丰俱乐部总经理文筱婷回应:
你我心知肚明,陈昱帛的幸运也因偶遇契机,而数不清像陈昱帛一样的孩子,热爱正被压抑。他们中的大多数或许不具备征战职业赛场的天资,但谁又敢保证,其中真的没有值得期许的足球小将?
悬而未决的难题,笔者暂时难以在文中解答。但至少,中国足球需要去承载少年们更多的爱与梦,唯有如此,方才可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