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在出征贝尔格莱德之前,女篮主教练许利民盘算过小组形势。
尽管外界对中国女篮的奥运会出线前景一片看好,但许利民还是保持了他一贯的谨慎。
“不能说是死亡之组,但这个组难度比较大,每支队伍实力都很强。”
西班牙、英国、韩国;同组的三个对手中西班牙和韩国是老对手,英国则从未碰面。根据规则,小组前三名获得奥运资格。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中国队想要出线有许多种可能,可以拼胜负,也可以算小分,也可能是对手送礼;但最有把握的还是自我掌握命运,赢下该赢的球,少输该输的球。
小组赛中,英国队是中国女篮第一个对手,也是这个姑娘们必须要赢下的对手。
从世界排名来说,中国队领先英国十个排位,整体实力占据优势。在人员构成方面,对手整体年龄偏大,队伍平均接近30岁,同时她们的板凳深度不够,阵容搭配有明显短板。
但是开场阶段,中国队表现慢热,防守端轮转换防缺少默契,专注力不够好,给对手太多轻松出手三分的机会,单节让对手投进了4个三分;另外中国队进攻方式过于单一,急于把球打到内线,这正是对手希望看到,如果内线无法发挥支点作用,仅靠韩旭和李月汝是无法赢下比赛的。
很显然,这是姑娘们的心态出了问题,远离本土作战,对环境和比赛的适应不够好,这些状况似乎都是在许利民的意料之中。因为不管队员们是失误还是手感不佳,他始终都没有叫暂停。
这或许是许指导基于对队伍的了解才有这般自信,他相信把比赛交给队员,她们会自我调整。
事实上整个上半场,中国队都没有几次暂停,但是队员们完成了心态上的转变,比赛从开局的领先到被逆转再到中场的几乎比分迫近,局势正逐渐握在实力更强的中国队手中。
下半场,中国队的板凳优势凸显,不断的人员调配和轮转冲击着英国队的防线,对方的主要得分点集中在利达姆,汉迪和法格宾利这三个人身上,而她们仨中有两位都是32岁了,快节奏的攻防显然会让她们在后半程力不从心。
从全场数据上来看,好的一面是,中国队板凳得分全场37分,这一点上远高于对手的18分。快攻得分方面,中英对比是14:6,二次得分方面是9:3,这些点的出色发挥,最终保证了女篮姑娘们在下半场逆转了比赛。
全场5人得分上双,所有登场的9个人之中有8人得分,这样的表现打出了许利民想要的团队篮球。
值得警惕的方面则在于,中国队一共失误16次,对手是15次,相差无几。但是通过失误得分,中国队10分,英国队23分。
对手失误最好的反击得分机会,但是在抓机会的能力上,中国队还远没有做好。
中国队的内线优势明显,比如篮板球是32:23,压倒性的。但是在禁区得分方面,中国队是34分,而对手则有40分。
有出色的内线高度,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有相应禁区得分收获。内线得分不是摘果子,个子高就触手可及。需要团队的配合,相应针对性的战术,把内线的高度优势发挥出来。
在这一点上是中国队本场比赛值得总结的地方。
这支中国女篮没有绝对的超级明星,没有可以在绝境之时可以横刀立马,保证成功率的绝对领袖,内线双塔韩旭和李月汝还只有20岁,年龄最大的邵婷也不过是30岁。全队平均年龄23.8岁,她们是整个小组最年轻的队伍。
年轻有年轻的优势,当然也有年轻的问题。这一点上许利民深知厉害。过去两年中国女篮完成了新老交替,大部分的老队员都退出了国家队。这批以95后为班底的队伍拿过世界杯第六,也获得过亚运会的冠军,如今她们是中国篮球冲击2020年奥运会的最后希望。
赢下英国之后,中国队和西班牙积分相同,因为小分劣势暂居第二。这场比赛的胜利给了中国队以信心,赛后许利民也肯定了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心气大于战术,她们的潜能只有在出色的自信之上才能被激发。
接下来打西班牙,中国队的战术选择会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拼,即使赢面很小也得做到少输分,在将来一旦算小分可以占据优势。第二是保留实力,把全部的能量留在第三场打韩国,小组赢两场稳获奥运入场券。
按照以往女篮的作风,拼西班牙的战术概率很大。
把出线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重蹈男篮的悲剧。姚主席前方督战,全国球迷关注,女篮在异国比赛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毕竟,在这个中国篮球的寒冬,她们已经是中国球迷最后的一点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