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深圳晚报讯 (记者 董玉含)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征求意见稿)》,透露深圳将通过实施五大策略,从网络重构、增加停放设施供给、保障骑行及停放安全、引导自行车种类及服务多元化、政策协同等多方面,引导自行车交通发展,打造“自行车友好城市”。
意见稿称,至2025年,深圳自行车交通分担率将达到10%以上,将研究规划葵涌-大鹏、蛇口-留仙洞、福田-罗湖等多条跨区或跨片区自行车道。市民自即日起至2020年2月13日24:00时,可通过网络留言、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提出建议和意见。
意见稿提出,深圳将设置自行车道的道路占比(除高快路外)30%以上,设置物理隔离的自行车道长度占自行车道总长度的比例提升至30%以上,轨道站点出入口及公交站50米范围内自行车停放点覆盖率不低于70%等。而到2035年,上述数字将分别进一步提升至50%、50%、90%以上。
全市将构建跨区或跨片区自行车通勤系统。远期,深圳将形成由6条自行车快速路(独立新建)和12条干线主廊道(道路两侧改造)组成的自行车“骨架网”,共计393公里。此外,将研究推广绿色出行积分奖惩机制等符合深圳实际的自行车通勤激励政策。
【来源: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