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中国羽球协会周四宣布,聘请中国名宿李矛和2名韩国籍教练姜京珍和柳镛成,加入国家羽球队教练团队,李矛协助男单,姜京珍和柳镛成执教双打,以全方位备战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
姜京珍和柳镛成的加入,意味着中国羽球史上“未曾有官方聘请外籍教练”的密封,这一天以后已被冲破。
李矛的回巢既是意外,也是合理,意外,是事先并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名极有性格的名帅会回锅;合理,是再怎么说,李矛也是一名“土产”名帅。
倒是聘请姜京珍和柳镛成,确实令人始料不及,中羽的这个决定,也掀起不小的舆论,弹赞都有。
然而,在今天这个无距离无疆界的时代,中羽毅然放下“羽球强国”的尊严和身段,向外教招手,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不过,勇气的背后,也令人看到中羽的决心和智慧。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田晓君,8月初在接受新华社的一次专访中,就点出中国田径运动近几年来取得质的进步和飞跃的关键因素,在于“走出去、请进来”这6个字。
“走出去”说的是多到外国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请进来”就是聘请许多外籍教练到中国任教田径运动员。
一个月后,中羽的这个决定,与田径有异曲同工之处,远的不说,就以进入东奥周期来看,中羽在“走出去”这一块,已经做到很到位了,但是在“请进来”这一块,是一个摆在那里的一个敏感地带,碰不得的。
进入张军(中国羽协主席)时代的中羽,大胆向“外教招手”,显示整个团队决定整顿和提升双打的决心,中羽现有双打一点都不缺,无论男双,女双和混双,都有一定的实力组合,但缺的是“尖子”。
成绩显示,中国3个双打项目的国家队组合当中,除了混双郑思维与黄雅琼可以在大赛交出佳绩,其他组合在大赛遇到世界顶尖组合,往往无法取胜,8月的世锦赛就凸显了这一点。
问题出在哪?
聘请姜京珍和柳镛成,就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正面渠道,破天荒聘请外教的这个不小的决定,说明中羽已经意识到“认知”。
认知,指的是“认清自己,面对不足,接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