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说起李世鑫,应该会有很多人想起他。当年他在颁奖典礼上清唱国歌,当时感动了多少人。他的名字也是因此世人所熟知!除此之外,他也是两次世界大赛的世界冠军!后来因为年纪的原因,他不得不从国家队退役,在退役的时候,他特地在自己手臂上纹上了一个奥运会五环的标志,为何跳水世界冠军选择规划澳洲呢?
最近在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中,我们再次看见了李世鑫的身影了。这次他没有再代表中国参加比赛了,这次他代表的是澳大利亚,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澳大利亚的运动员!曾经那个清唱国歌,并且行了一个军礼的爱国青年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可能是因为他心中还有着一个奥运会的梦想,尽管他已经30多岁了,但是他仍然复出参赛了,仍然想要为自己的奥运会梦想在努力一次!本次的比赛对于李世鑫来说十分重要,他只要获得前12名,他就可以直达东京奥运会了。可惜的是,他获得了第15名!
李世鑫可以站在这个舞台上真的十分不容易,他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都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首先做出加入澳大利亚国籍这个决定就特别困难!因为李世鑫曾经是一名军人,是国家培养了他,他需要很大的勇气来说服自己,但是他需要再为自己的梦想再拼搏一次,所以他没有任何办法去选择!
“要是你登上了最高领奖台,奏起了澳大利亚国歌,你会跟着唱吗?”采访时,记者抛给了他一个敏感的问题。
“还没认真学过这歌,不会唱呢!”他的回答没有犹豫,还补充了一句,“我每天带孩子、代课挣钱还要训练,忙成这样了,哪有时间学?”
“去到哪里也不可能忘了家啊!”虽然穿上了澳大利亚的队服,但李世鑫说,“身上的衣服并不重要,我依旧是中国心。”
聊天过程中,记者也了解到,经济问题是李世鑫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因为澳大利亚当地的政策,所以他没有办法享受到国家运动员的补贴,他还有三个孩子,所以他就需要在满足家庭支出的情况下,还要自己想办法来支付训练费用以及比赛的门票费用,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因此他不得不去当一名代课老师,去教那些喜欢跳水的孩子们学习跳水!
备战训练时,他和每一个中国队的后辈们自然的聊天,“第一个见到的就是开心果曹缘,还是那么的爱开玩笑。”训练课结束,他专门跑到了领队周继红的面前打招呼,“最近训练怎么样?看你瘦了!”“我都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了,还有一对双胞胎”,“好好比赛啊!”两人的聊天内容,更像是旧友重逢。
论关系,周继红已经不是他的领导,但他还是毕恭毕敬地将双手放在身前,向昔日的领队点头鞠躬,“她像是我的家长,出来这么久,我得回去汇报一下啊!” 那天之后,李世鑫这样向我解释道。
李世鑫在朋友圈宣布要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光州世锦赛的时候,奥运冠军、老队友张雁全在李世鑫的朋友圈下方评论:“还想再听你唱一次国歌。”李世鑫心里一紧,不知道该回些什么。
改国籍之后,他想到了自己在身份上的微妙、舆论的谩骂,“最坏的打算就是,人人喊打呗,最难听的,说我叛国!”
可当他在跳水馆内听到陈艺文拿到女子1米板女金牌,现场奏起国歌时,他很自然地就站在那里,立正肃穆,心里跟着唱起了国歌,“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本能,根儿里的东西。”他说。
老队友说,李世鑫在队里的时候,胆子就大、好学习,国际比赛的新闻发布会,英语说得不好也会坚持用英语与记者们交流,别人训练之余打打游戏,他就没事儿跟着外教练习英语口语。
2014年,李世鑫在落选仁川亚运会阵容后,选择了退役。他回忆自己当初的退役没什么犹豫,“人都是有极限的,我在(国家)队里已经用尽我最大的努力了,但还是去不了奥运会。”
李世鑫在海军队服役了15年,退役的时候是副营,拿到了一笔“买断费”,这是他新生活的全部开始,同时也意味着他放弃了享受分配和福利待遇的机会。
李世鑫自认不是“坐办公室的料”,并没有像其他世界冠军一样回老家当个小领导。因为喜欢潜水、跳水,他到了澳大利亚开了一家潜水俱乐部。
2017年初,上海跳水队找到李世鑫希望他复出比全运会。春节后,他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备战全运会。“支持我回来的理由有三点:我的老婆和孩子还从来没有看过我比赛;老婆没见过我瘦的时候;还有队伍需要我,所以我又回来了。”
这次回归让李世鑫对跳水和赛场的感觉更不舍了,回到澳洲,他开始恢复了日常训练,体重从最高的168斤减到了130斤。“想代表澳洲参加比赛,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是澳洲国籍。”入了澳籍,再取得一定的成绩,他就能踏入奥运会这个梦寐以求的舞台,当然,只能是以澳大利亚人的身份。
外人都以为,李世鑫为澳洲效力,一定有钱赚。“他摇了摇头,如果为了钱,我在那老老实实当个教练比这赚得多多了。”
他自己算了笔账,澳洲协会的注册费、训练场馆的租赁费每天都要自己交一次7澳币、出国比赛往返的机票、食宿、日常的训练保障,都算在一起这一年多,他自费花了将近3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
一个报道跳水多年的记者评价李世鑫说,“比起那些以梦想为由追名逐利的骗子,他更像是一个为梦想抛弃一切的疯子。”
由于此次备战世锦赛的时间太短,李世鑫没有获得奥运资格,接下来他必须还要参加大洋洲的比赛还有澳大利亚国内的选拔赛才可以真正的“圆梦”,他说,“为了训练,回去我可能要搬家了,墨尔本的训练馆跳水池和泳池是通着的,水太冷,从高空掉到冷水里有点遭不住。”
在中国跳水历史上,归化到其他国家参赛的选手几乎没有先例,从转协会的手续到在异国生计、面对媒体舆论,一整个过程都是李世鑫自己摸索着走过来的。
在澳大利亚,他有几十个跳水学生,最小的是他的女儿,最大的是一个50岁的澳洲大叔,这些人因为李世鑫也开始关注起中国跳水。“在澳洲大家并不太了解中国跳水,而中国跳水也不知道外面的样子,我想当中国跳水和澳洲跳水之间的那个桥梁。”李世鑫说。
(内容来源:腾讯体育 徐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