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出征世锦赛的孙杨在此次光州世锦赛的参赛项目确定:200、400、800米,这意味着“七朝元老”舍弃了1500自,这个有着“自由泳中马拉松”之称的长距离项目。
精简项目,有舍有得,孙杨此次光州世锦赛的放弃,算得上他职业生涯又一次非常明智、非常值得称赞的决策。很多时候,退一步,舍一项,海阔天空。
首先,1991年出生的孙杨已算得上泳池里不折不扣的老将了,此次光州世锦赛已是他的第七次世锦赛之旅。从初出茅庐时的体能无限到如今每次都是队里最后一个离开训练馆的选手,孙杨的身体机能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有所下滑,这是谁都无法更改和回避的自然规律。
傅园慧曾经描述过年轻和老之于游泳队员的变化,那就是,“年轻时,不管白天参加多少项目,睡一觉,体力恢复满格,跟没事儿人似的”,可一旦上了年龄,“第二天浑身酸楚,难回到从前”。相信这种感受,没有人比孙杨体会更深刻了。
作为一名以中长距离起家的游泳选手,孙杨在过去的世界大赛中,几乎都能锁定队里最累,最辛苦的“劳模”之称。200自、400自、800自、1500自,甚至4×200自接力每一项都需要他拼尽全力。某种意义上,这对他的身体承受力是一种相当大的考验,超负荷的参赛项目不免给其身体留下难以预料的隐患。
因此,在第七次世锦赛,也是为东京奥运会预演的这次模式测试中,孙杨放弃了最艰难的1500自,对他来说其实是一种自我释放,更是一种解脱。
其次,放弃1500自,对孙杨来说是一种未来参赛项目更清晰化的体现。作为伦敦奥运会该项目的冠军,孙杨自里约周期开始,对1500自的把控就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喀山世锦赛决赛前退赛、里约奥运会在发烧的情况下预赛排16位、布达佩斯世锦赛直接放弃……过去四年里,孙杨对这个项目的绝对统治已大不如从前。意大利帕尔特里涅利等年轻选手虎视眈眈,对这个项目的把控显而易见要比孙杨更大,更有一众追赶者让这个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距离东京还有一年的时间里,要求孙杨捡起1500自再去重新抢回失地已不太现实,莫不如放弃这个太耗费精力的项目,储存体力去拼自己更有把握的项目。此次光州的单项成绩,恐怕也决定着孙杨在明年奥运会夺金希望项目的排列。
第三,自800自被列入奥运会项目之后,孙杨就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完成大满贯的愿望:成为800自第一金得主,是他两年前就发出的呐喊。从布达佩斯世锦赛开始,孙杨在参赛和备战的重点中,也都已展现出他的参赛意图——放一大部分精力在800自的训练中。
既然要攻破800自,还有本身在世界上极具竞争力的200自、400自在手,那再坚持1500自就有些不太现实。莫不如主动放弃,将精力放在自己更有把握、更有希望的项目中。
三大原因支持孙杨和他的团队做出了放弃1500自这个项目的决定,绝非退却,其实是为了挑战自身极限,在自己绝对有把握的项目中获得更大的突破,某种意义上,毕竟孙杨的表现和成绩,直接决定着中国泳军在东京奥运会的金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