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在NBA交易流言漫天的这个六月,CBA也在悄然发生了一笔交易。江苏苏州肯帝亚男篮和四川金强男篮完成了球员互换,内线球员李原宇加盟四川,交换后卫球员黄荣奇。
这种球员互换的交易在CBA本身就并不频繁,尤其还是发生在江苏和四川之间,这其中的故事就更显的更有意思。
这是一笔在外界看来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交易。
首先下个赛季双方同处在一个赛区,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和同区的对手做交易,相信任何一个俱乐部都会非常谨慎。
但是两队还是大胆的接触,坐下来认真的谈交易。用江苏队总经理史琳杰的话来说,“中美打贸易战也不至于双方所有的事都有停掉嘛。”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两支球队之间关系并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是“仇人”。球迷对于江苏和四川队之间的“恩怨”或许多少都有耳闻。
2017年黄荣奇参加选秀受阻,四川队认为黄荣奇是自行培养球员,但江苏队总经理史琳杰则公开反对这一说法,他表示四川金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黄荣奇是他们自行培养的球员,按照规则应该参加选秀。
因为黄荣奇的问题,四川队和江苏队关系开始变的异常紧张。
之后在常林的交易之中,彼时四川队有意引进常林,双方已基本谈妥,而且四川队也和常林签订了一份意向合同,但四川媒体提前把这个消息曝光之后,北京队又给常林提供了一份更有诱惑力的合同。本身常林的家也在北京,加之北京队非常有诚意,最终他权衡再三选择回到北京。
江苏队为了回报当年北京队支援球员的恩情,同时也充分尊重球员意愿,最后行使了匹配权,将常林匹配回江苏后转给了北京。
这次交易让四川和江苏之间再次闹的不愉快,之后两家俱乐部管理层每次在联赛公司碰面都针锋相对,一度势同水火。
在CBA这样一个非常看重人情的江湖之中,有这样的“过节”之后几乎很难再有后续合作。
而这次两队能够坐到一起谈判,并且达成交易,着实令外界非常意外。
在这次交易中还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CBA公司事先也了解两家俱乐部的恩怨过往,为了避免这次交易出现任何的纠纷,专门紧急出台了球员交易的流程规范(CBA公司在以往针对交易是没有一个标准流程的),要求双方按照官方规程来。
CBA公司的这种谨慎的做法从侧面也反应出外界对于这笔交易的担心。之前闹得不可开交的两方俱乐部真的会开诚布公的坐在一起聊交易吗?
事实证明,为了彼此俱乐部的发展,真的会。
当所有的流程都走完,时间来到了6月20日,这才有了当事两方的正式官宣。事实上这笔交易在6月17日就被媒体曝光,耗时三天才把既定事实公布与众,这并不是江苏苏州肯帝亚以往的行事风格。
姗姗来迟的官宣也把俱乐部总经理史琳杰憋坏了,在官宣之前的上午,正在出差归队火车上的史琳杰买了一份烧鸡和一瓶啤酒庆祝这次交易成功。
官宣这一天江苏苏州肯帝亚同时发布两张海报,在欢迎新队员的同时,也祝福李原宇在新球队未来更好。
迎接新队友,送别老朋友。
从交易本身来说,双方各取所需,江苏队未来内线会有一些年轻人上一队,交易李原宇一方面是为年轻人腾出成长空间。另外本身江苏队也缺少后卫,黄荣奇是球队总经理史琳杰两年前就看中的球员,这些年一直念念不忘。
“当时看到他在场上比赛比较敢打,身体素质也好,我们不管一队还是二队都缺少这种在场上敢打的球员。”
年少的黄荣奇在场上的那种舍我其谁的比赛气质深深吸引了江苏队总经理史琳杰。
如今兜兜转转,江苏队终于如愿以偿。
江苏队和李原宇的合同即将到期,双方面临续约的选择。目前江苏队在内线有吴冠希、拉杜利察、柳伟、刘宇轩加上未来将要上一队的蒋浩然,人员充足,用一个未来的优先续约权去交换一个球队薄弱环节上的球员,这笔交易的考量是非常明智的。
即将身披江苏球队的黄荣奇的特点非常鲜明,天赋好,跑跳能力强,同时基本功稍差,作为后卫传控和投篮能力弱,这些是他后期想要蜕变必须要进步的地方。
“我们这个队强调防守,他防守还是非常积极,打转换的时候他作用很明显。他对自己设定目标非常高,我也相信他在朝着目标努力过程中会把自己缺点改正,变的更成熟。”
尽管外界对黄荣奇褒贬不一,但在史琳杰心中,他对黄荣奇的未来非常有信心。
四川队这边,他们确实缺少好的本土内线,在目前市面上大个子稀缺的情况下,用黄荣奇换来一个内线即战力,也是非常划算的,而李原宇在四川也会有相当的上场时间和发展空间。
可以说这笔较目前看来是一次多赢的结局,无论是双方俱乐部还是被交换的球员,都非常满意。
双方的管理层站在为球队发展的角度上,摒弃昔日的恩怨,最终完成了这样一次双赢的互换。
这种交易既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实力升级,更是对球员以及整个CBA联赛发展大有裨益。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双方俱乐部都因为这样的恩怨而放弃交易,把球员废在队里,或者是不负责任,不考虑球员发展的赌气交易,那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四川和江苏之间的这次交易,也让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这是一次从“仇人”到朋友的故事,而CBA联赛正是需要在这样互赢的交易中才能够良性发展。
尽管这笔交易算不上是重磅,球员也并不是超级球星,但这种互换的交易模式还是值得CBA其他俱乐部学习的。
在目前联赛自由球员稀少,用现金去签约自由球员困难的情况下,这种两方俱乐部,甚至是未来有可能多支俱乐部参与的互换交易也不失为一种球员流动的方式。江苏队之前做过类似的交易,用衡艺丰换来了史鸿飞。事实证明这也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自从CBA出台了新的球员合同规定之后,间接也促使了这种互换交易的发生,我觉得这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有了相应的制度之后,这种交易也会越来越规范和有序。”江苏队总经理史琳杰在评价这次交易时如是说。
中国篮球联赛有自身的特殊情况,想要完全参考NBA的球员自由流动,每年有大批的球员涌向自由人市场,进而各家通过竞逐球星而去不断搅动联盟格局,这是不现实的。但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同时又渴望有生命力的联赛,球员流动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类似江苏和四川这种互换交易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种非常“本土”的方式,也是经过验证可行的。
交易双方各凭眼光,各取所需,换定离手。
如果这样的球员流动方式蔚然成风,这对于目前略显沉寂的CBA球员市场来说,将会是一大进步。
积跬步,至千里。
无论一些俱乐部之间有何好的,坏的过往,在关系到球员,俱乐部以及联赛利益方面,还是希望彼此之间能有更高的格局,用发展的眼光去做决断。
未来希望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能持续发生,让这样多赢的互换交易在未来的CBA能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