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如何缩短一支具备好手感的球拍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
关注

天堂有羽:

在这里我先对好手感下一个定义:同频共振。

同频是指人的发力频率与球拍的击球频率,二者对等才能形成共振(如图虚线顶端),力量不够(如图桔线)与有力量却发不上(如图绿线),都是比较糟糕的体验。

爆发力非同步.jpg

下面,再把问题答案交给你:三观合一。

球拍的设计观、制造观,拍主的选拍观、用拍观,穿线师的穿线观、拍频观,要实际统一,不要错位。错位越大,中间井喷区域的面积就越小,手感巅峰体验也就越难实现。

你的问题明显少掉了穿线方面的环节,这一点值得我们留意,不要忽略这个魔鬼细节。

三观统一_副本.jpg

作为消费者,你和作为穿线师的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立场和思考角度。作为穿线师,我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不事先做铺垫与渲染的前提下,让客户盲打就能判断穿线水平。不过,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获得三观统一、同频共振的击球体验。

三圈模型-球拍-穿线-拍主的关系_副本.jpg

球拍本身有设计理念,是进攻拍、均衡拍还是防守拍;是速度拍还是控球拍。在选择球拍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让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想用球拍去补偿自己的技术短板;穿线师则不仅仅是把球拍的线拉上去,还应该心存“调频”、追求“共振”、消灭死角、拒绝掉磅等等。当这三观统一的时候,“球拍加球线”与“人的发力”三频共振,达到人拍一体的最高境界。

同频共振.jpg

在这个过程中,买球拍的人做好选择,再与穿线师磨合好,以及对自己的技术有精准认知,这些都很重要。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