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文/张景良、张颖
作为徐州羽毛球界的元老,吴元甫备受尊重,大家有什么事儿都爱找吴老出出主意、帮帮忙。然而,如果不了解,根本看不出吴元甫已经83岁。虽然够不上身轻如燕,但是行动、思维依然“年轻”,每天笑呵呵地面对生活,认认真真地打球,已经成为吴元甫三十多年始终如一的生活节奏。
跑步邂逅,终生结缘
作为曾经的坦克老兵,热爱体育的吴元甫在1979年转业回到家乡徐州后,依然坚持自己的在部队时期锻炼身体的习惯。那个年代,体育项目的选择远不如现在丰富,跑步成了吴元甫每天的生活内容之一。
1982年的一天,吴元甫继续坚持着自己的跑步锻炼。途经公园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有人在打羽毛球。你来我往的跳跃吸引了吴元甫的脚步,“能借给我打打吗?”打球的人痛快地把球拍递给吴元甫。事不凑巧,打了没几下,球拍被打断了。和对方说了抱歉后,吴元甫赶紧去商场买了两支球拍,一支赔给人家,一支自己留着用。从那以后,吴元甫的体育锻炼不再只有跑步,羽毛球逐渐成为他的爱好。
缘分得来,贵在坚持。如今已是83岁,但吴元甫身体壮实,这得益于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吴元甫说:“我每天有两件大事,上午打羽毛球,下午游泳。”他的日常生活说起来也是忙碌。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喝水洗漱,5点30分出门,6点到达球场,活动半小时后,从6点半一直打球到8点,然后回家吃饭。中午午睡,下午游泳一个小时,每天游足1000米,晚上9点前准时睡觉。不外出参加比赛时,这样的作息时间雷打不动。
打了多年羽毛球,吴元甫依然保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体力好,高远球可以打到后场,这在老年比赛中占了很大优势。现在,吴元甫每天打球前的活动项目就有双手撑地,以俯卧撑姿势坚持5分钟;双腿不用压,可以连续做30个仰卧起坐。
10多年来,吴元甫参加过多次全国中老年羽毛球赛,拿过十多个奖项。2009年参加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友好城市羽毛球邀请赛,7个国家的600多名运动员参赛,吴元甫在60岁以上级男单比赛中取得第二名;2012年参加第27届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锦标赛,拿到150岁组男双第5名;2013年参加第20届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获得66岁以上混双组第二;2014年参加21届全球华人羽毛球邀请赛,拿到140岁组别男双、混双两块铜牌;2015年参加首届朝鲜平壤羽毛球邀请赛,获60岁以上组混双亚军;刚刚结束的华人杯,吴元甫和搭档再次获得160岁以上组别的男双亚军。
走马上任,赢得尊重
2000年,喜爱羽毛球的吴元甫被推举为徐州市羽协秘书长,一干就是10多年。创立羽协初期,羽协的注册资金是吴元甫从家里“借”的三万块钱。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吴元甫认为“先干起来再说,剩下的事儿以后再说”。好在,吴元甫的固执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刚开始成立羽协的时候,徐州市的羽毛球氛围并没有现在这么好,打球的人不多,真正喜欢打球的人并不富裕。为了让更多的人打球,吴元甫干脆自己买球,大家来玩就行。跟着吴元甫免费打球的情况持续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随着羽毛球热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徐州打球的人也越来越多。
2007年,全国中老年赛首次落户徐州。壮志满满的吴元甫却遭受了自己羽毛球生涯的“滑铁卢”。拿到赛事举办权,有个小伙子找到吴元甫,拍着胸脯说:“吴老,比赛交给我,你就放心吧。”结果,到了赛前三天,吴元甫彻底蒙了,比赛几乎没有准备,人也不接电话了。吴元甫说:“被骗的感觉很不爽。不过,幸亏那年是中国羽协第一次监管中老年赛,才不至于比赛没办成。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难过。”
之后的一段时间,吴元甫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要把面子找回来。因为奖杯没有制作完成,使得很多球友在打完比赛后没有拿到奖杯。吴元甫就利用去各地打球的机会,背着奖杯送还给球友们。第二年,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总决赛在徐州举行,为了让比赛能够顺利举行,让各地球友打得“舒服”,吴元甫又自费雇了4个农民工,到徐州各大球馆扛了几块地胶到赛场。
十多年来,吴元甫以球会友,自费随中国群众体育代表团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进行交流访问,也代表徐州羽协邀请韩国、日本羽毛球队到徐州交流。在吴元甫和徐州众多羽毛球爱好者的努力下,徐州的羽毛球在全国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走南闯北,收获友谊
吴元甫特别爱看球,每次参加业余比赛都会一直坐在场边看比赛,用他的话说,“不认识的我也爱看,学无止境嘛”。有时候,球友从场上下来,吴元甫会凑过去和他们讨论一番。
这么多年,吴元甫参加了不少业余比赛,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外出参加业余比赛,吴元甫的搭档都不是固定的,有些搭档甚至比赛前只通了几次电话。尽管如此,每次吴元甫都能在和新搭档的配合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吴元甫说:“每个人的打球风格不一样,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努力配合,互相迁就一下,很多时候(比赛的胜利)就会有了。打球最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身体,争金夺银虽然重要,但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寻找自己的乐趣更重要。”
2004年,因为参加业余比赛,吴元甫和比自己大几个月的胜利公司董事长陈登立结下友谊,吴元甫把这份感情归结为“相见恨晚”。见面初始,陈登立就和吴元甫说,可以赞助徐州羽毛球。2007年全国中老年赛,也是老友间的一通电话,解决了比赛奖品的问题,没几天,20箱奖品送到了徐州。
吴元甫很珍惜这份友情,逢年过节,只要老友在江苏,他都会赶去探望。谈起老友,吴元甫动情地说:“陈总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们的感情非常好,我也要感激徐州羽毛球带给我的这个缘分。”
吴元甫每年都会参与部队干休所的体检,目前,他的心脏状态良好,老年人的“三高”等也和他没什么关系。吴元甫说,这一切都要感谢羽毛球,让他在80岁的时候能够有一个20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