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3月30日,苏粤季后赛第三场,已经濒临出局的苏州肯帝亚男篮回到主场力争和强大的广东掰一掰腕子,尽管实力悬殊,但主场的气势不能输。
赛前,老将易立找到球队总经理史琳杰说:“你要有心理准备,我可能打一会就不行了,跟腱有伤。”
比赛进行中的一次换人,易立果然拖着伤脚回到了替补席,此时脚已经肿了起来。史琳杰走上前说:“你自己能打就打,不能打就下来。别人不理解你,我们理解你。”
易立叫来了队医,检查了伤情之后重新包扎,咬着牙又回到了场上。
实力不济,大局已定,易立本没有必要冒着伤势加重的风险再登场。但他还选择了坚持,全场出战36分钟,仅次于外援斯隆,全队第二高。
事后再回忆这场比赛,易立依然不后悔自己的冒险行为。
“大家都不容易,季后赛以来都是带伤打比赛。和广东前两场没打好,外界对我们质疑声音比较多,最后一场,要给主场球迷打出一场漂亮的比赛,不管伤势如何。结果我没法左右,但自己要拼尽全力。”
老将易立的这一幕,是苏州肯帝亚男篮整个赛季的一个缩影。
为了赢得比赛亦或是输的体面,竭尽全力。
1、
苏粤第三场终场哨响,108-135,在第三次大比分输给广东之后,苏州肯帝亚男篮的18-19赛季止步于此。
和伤病抗争了一个赛季,最终他们依靠残阵拿下了季后赛8强的成绩。球队总经理史琳杰对于队伍这个赛季的表现非常满意,甚至觉得能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打进8强,已经是超出预期。
“虽然结果是0-3,但是我们真的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现在全队可能除了我和教练还算是健康的之外,队伍没有谁不是带着伤在比赛。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主教练贝西洛维奇老爷子也为这帮小伙子们拼劲感到欣慰。
“我们可以昂首走出这座球馆。”
赛季结束当晚,球队决定第二天就放假,让已经疲惫到极致的队员彻底休息。没有总结会,也没有任何的繁复的赛季结束仪式。放假就是给这批队员们眼下最好的福利。
回看苏州肯帝亚的季后赛,是惊喜伴随着争议的一段旅程。
首轮12进8面对山东,舆论一致看衰江苏队,上个赛季双方碰面山东横扫晋级,这一次江苏缺少了核心外援布鲁克斯,加之伤兵满营。比赛尚未开打,似乎结局已定。
“尽管山东缺少了小丁和睢冉,但是他们的整体实力还是比我们强。外界多数看好山东队。我们在人员不整情况下能进季后赛已经是挺不容易,面对山东就是放下包袱,拼他们。”
易立作为球队的主心骨,他的这种心态也是球队的写照,在场上以身作则,感染着队友。在惊险在客场完成逆转之后,回到主场,一切都变的美好起来。
“我们第一场拿下之后,之后就是一个念头,在主场拿下对手。所有人把所有能量都集中这一场,跟对手玩命,不让你活着走出去,气势上压住了对方。竞技体育有时候心气比较重要。”
总经理史琳杰在第二场赛前给队员们灌输的这种理念最终让比赛变成了一场惨烈的对决。全场74次犯规,其中5人6次犯规被罚下,4人5次犯规。
这是肯帝亚男篮的复仇之战,也是他们本赛季最热血的一战。他们倾其所有,以至于所有人都能量透支,再待到打广东,他们已经是弹尽粮绝。
2、
接下来的苏粤大战,赛前媒体烘托情怀,带球迷回忆那段苏粤争霸的旧时光。但时移世易,两支球队境遇大不同,一切都回不去了。面对已经不复豪门的老对手,广东手起刀落,毫不留情的在主场狂胜对手。尤其是第二场,江苏队轮休了绝大多数主力情况下两队分差一度接近60分。赛后媒体以及球迷对于肯帝亚男篮这种输球方式口诛笔伐,认为这是”自暴自弃”,比赛可以输,但不该以这种方式。
面对舆论,尤其是一些媒体人评论员的质疑和指责,肯帝亚总经理史琳杰给予了强烈的回应。
“感谢大家的关心关注,但我们既不需要同情可怜,也不会接受批评指责,运动员有伤病需要休息调整怎么他妈的就成缴械投降,合着别人的队金贵,他们的伤病是伤病,咱们的队员就不是人是机器是畜生,该冒着二次受伤的风险去玩命?季后赛半程我们缺兵少将七八个人带伤轮换顶着困难赢了多少比赛,球员的身体到达什么样的极限,有些人关心问过吗?”
此番言论一出,再一次引发争论。史琳杰出身媒体人,说话做事快意恩仇,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一次球队遭遇到他认为不公的待遇时,身上的江湖气就会迸发出来,为团队鸣不平。
当这段风波平息之后,他依然不为当初的言论而后悔。
“我觉得有的媒体人不做功课,不了解球队情况,随便乱扣帽子,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球队确实伤病比较多,确实需要休息,需要调整。如果是基于伤病原因调整去乱扣帽子,是对我们不公平的。联赛总是说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以运动员为本,如果我强行让队员带伤去打比赛,这是会影响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
不管是苏粤大战惨败的争议,还是横扫山东复仇的惊喜,江苏男篮这个赛季的征途就到这里了。
没有人辜负这个赛季的付出,没有人辜负这段时光,这就是江苏男篮“苏醒”之路的意义。
对于整个赛季表现,总经理史琳杰给这帮队员们表现打出了95分的高分。
“兄弟们不容易,最后的结果很满意,甚至是超出预期。”
尽管,他们没有完成赛季之初的“四强”豪言。
3、
赛季之初,苏州肯帝亚男篮的赛季发布会上,总经理史琳杰抛出了打进联赛四强的口号。这个目标对于当时失去核心球员布鲁克斯的球队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挑战。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个赛季之后,苏州肯帝亚最终的交卷成绩是联赛八强,倒在了季后赛8进4的门口。
“当时提出打进4强的时候,我们也是觉得是不现实的。但是取其上的其中嘛,如果当时我们要提出更低的目标,可能球队就不会打的像这样的成绩。”
本赛季,苏州肯帝亚经历了开赛之初的外援伤病后的更换,球队体系反复的调整和磨合,待到阵容稍作平稳之后伤病便不期而至。曹飞、张稀然赛季报销,史鸿飞、李原宇、易立等球员不断受伤,打打停停。尤其到了最后几轮争夺季后赛资格的关键时刻,球队只能连续7人轮换,不管是否有伤,只要能打的全部都要咬牙顶住。
最终,生死时速的紧要时刻,队伍展现出了不同以往的韧性。易立在谈起球队整个赛季的发挥时,对球队和过去相比脱胎换骨的变化欣喜不已。
“以前江苏男篮都被人说拼劲不足,碰到硬仗就溃败。但是这两个赛季,队伍有韧性了。这种拼搏精神,对比赛不放弃的精神说明球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方向走对了,每一次变化,都是向前。
4年前,当肯帝亚第一次接手江苏男篮的时候,管理层以三年为一个节点制定计划。第一个三年计划是进入季后赛,去年他们常规赛打到第五,最终实现了进入季后赛的目标。这个赛季是球队第二个三年计划第一年。
前三年,江苏男篮是要复苏,而这三年,他们的目标是崛起,而这崛起的根基在于本土阵容的培养与搭建。在如今国内人才流动受限的情况下,想要打造出色的本土阵容,最关键的还是要仰仗青训体系。
从前江苏男篮被称为“娱乐大队”时候,青训荒废导致人才断层,这几年江苏男篮的青训从基础抓起,已经有一批年轻人开始逐渐成长和崭露头角。
“江苏篮球的青训已经有了进步和希望。但是年轻队员在队里担当很大的作用,还需要过程。本身我们不是强队,一些年轻队员有老队员带着,成长更快,比如宏远。在强队,年轻球员容错率更大,他们一场可能允许犯5个错误,在我们这可能只有两个三个,不能再多了,球队毕竟也要考虑成绩。”史琳杰在谈及球队青训近况时如是说。
本赛季江苏队有多名年轻球员上队,分别是2000年的孙鑫、1999年的刘宇轩以及1997年的张稀然。但是因为伤病以及青运会等原因,队员们获得锻炼的机会并不多。但是这一切都是好的开始,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江苏篮球的崛起才是有源之水。
下个赛季球队计划再上调蒋浩然等三名年轻球员,继续补充到队伍中来历练。蒋浩然当年是和孙鑫一同被江苏队发现并签下的,身高2米06的他目前已经是国青队的一员,在刚结束的青运会上连续多场比赛拿到40+,是被普遍看好的江苏男篮希望之星。
俯身耕种,相信过程,这是江苏男篮正在做的事。
4、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语微澜之间。
过去江苏篮球荒废了太多的时间,欠下了很多的历史债,现在新的江苏男篮正在从细微处做起,一点点的重塑江苏篮球的形象。
在采访的最后,和江苏队“三朝”老臣易立聊起江苏男篮这些年的经历,他有些唏嘘和感慨。尤其是这次苏粤大战结束之后,易立说自己心里很难受。
这种难受来自于对于比赛失去掌控的无力感。
“第一次苏粤大战,领先16分,被逆转,失去了夺冠的机会。这一次是大比分输球,自己年龄大了,对比赛起不了太大作用,同时看到我们年轻队员和对方的差距,心里不好受。”
“这三场比赛虽然输了,但是希望能看到差距,努力去缩小差距,学费不能白交,这是好事。”
说这番话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易立情绪的变化,放缓了语速,中间多次停顿,或许他是在回忆关于江苏篮球的过往种种。
把自己职业生涯所有的时光都献给了江苏篮球,见证了这支球队从辉煌到低谷,他希望能在生涯的末期看到江苏篮球的复兴。
一如郭德纲当年聊起相声时说的那句话:“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
之于江苏篮球,易立有着同样的心境。
“在这里打了17个赛季了,对江苏篮球还是有情节。就算以后我不打了,从事教练,我也希望从其他地方可以去帮助江苏篮球走向‘苏醒’之路。”
易立是代表着老一代江苏篮球辉煌最后的旗帜,接下来他要把这面旗交给谁,这是目前江苏队正在寻找的答案。这也是他们跨上下一个台阶之前必须要解开的一道题。
度过灰暗时刻,焕然一新的江苏男篮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连续两个赛季进入到季后赛,每一个赛季都有新的突破,阵容改造正在进行,青训体系逐步搭建。
如此这般,遵循篮球的客观规律,一切美好的事情就都会随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