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2019-2020赛季羽超的停摆,并不意味着中国羽协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作为了。张军表示,中国羽毛球协会已经开启了实体化的进程,目前准备推行的方式就是“将专业和业余的两扇门打开,让大家一起玩,形成良性竞争,让专业、业余之间形成一种交流机制,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的确,羽毛球的国民参与程度仅次于健步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一二线城市里,羽毛球爱好者经常苦于订不到场地。火热的民众参与度却和遇冷的专业化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军就意图打破这样的对比,让民众高涨的热情能够深植到专业化进程中来。
面对目前国家队青少年后备力量匮乏,全国青少年一些年轻组别报名人数达不到最低要求的困境。张军从带队比赛时汲取到其他国家羽毛球发展的经验,他希望可以根据划分水平高低举办多等级赛事,让专业和业余同场竞技,最终能够扩大选材面积,活化国羽的人才储备。
做拆掉专业与业余之间壁垒的人,张军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想法。他希望能够和教育部门合作来推广羽毛球:“他们更了解如何在学校内推广羽毛球,我希望能将双方资源优势融合,形成真正的体教结合,不仅让羽毛球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园得到推广,同时希望在高校打造更多高水平运动队,使之成为国羽人才梯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羽毛球进校园不能光喊口号”,张军希望先在一些地区的学校进行定点试验,再拟定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推广方式。对于如何去吸引更多青少年喜欢羽毛球,张军说,“其一,可以让在役或退役运动员走入校园,去和孩子们增进交流,教他们打打羽毛球;其二,为了普及规范青少年羽毛球的培养,每所羽毛球特色学校都要配有专业的羽毛球教练。羽毛球教练都要经过规范的培训,他们必须懂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该进行哪些针对性的训练。”
当然,由篮协的小篮球活动得来灵感,从孩子们兴趣的源头——“幼儿园”入手,也在张军考虑的范畴内。“目前市场上也有小羽毛球的器材,其实很适合小朋友。当然,如果可以给幼儿园普及悠悠球操,对孩子们熟悉羽毛球这个项目,打个基础也是很好的。”
作为原本工作重心都集中在队内训练、比赛的张军来说,如今要站到行业的高度去考虑发展问题。张军说,现在要尽可能多地吸纳多角度的想法,看待问题不能仅从国家队教练员的层面出发,还需要从基层教练的角度、业余圈、校园、中老年爱好者等等出发。经过吸收归纳,再经过缜密的讨论,最后才能制定出最适合、最实用的政策,来推动羽毛球更好的发展。“如果考虑得不完善,会出现很多后遗症。为了避免朝令夕改,我们还是要将方方面面想细了。”
后记:
张军的“反差萌”
其实,张军身上有着不少“反差萌”。从运动员时期以凶狠扣杀著称,到担任十年国羽一线教练,他的身上依旧有着苏州人的软糯温和。张军说话很轻,语速很快,回答记者提问也是详尽到既有纵览大局,又细至具体故事。在赛场上的指挥风格有勇有谋,偶尔在场面燃爆之际,他更会露出让人忍俊不禁的诙谐表情。
张军当选中国羽协主席的那天,各大网络媒体频频以“又一个不懂球的胖子”称呼他。与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同胖相连”,张军对于“胖”这件事也有着相近的经历。张军表示,从运动员时期,控体重就一直和他如影相随。那时候,他的“胖”也是队内公认的,但是回看那时候的照片,总想忍不住感叹一句“运动员时期,不论是颜值还是身材都是人生的巅峰”。张军说,现在确实也有巅峰,但主要体现在体重上。每每见领导,都会被吐槽又胖了。此时,夏煊泽指导还不忘补一句:“军导饭量还没我大。”
谈及中国羽协副主席的团队,张军介绍,除了教育部的领导,其他都是从事羽毛球专业的前辈,很多事情和他们沟通起来会更加方便。有老前辈们为我们出谋划策,给予我们支持,对羽协新领导班子来说是绝对强大的支援。
张军说,自己最擅长的就是羽毛球,如今也期盼着为整个羽毛球行业倾注自己所能。在他的字典里,机会是给那些勇于开始、执着坚持的人准备着的。
“你只能是用自己的勇气迎上去,哪怕那是一条你从来没有走过的路。”这不光是张军一腔热血的激情所在,也是中国羽毛球协会新一代领导班子集结在一起的志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