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在肯尼亚打羽毛球,球馆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小。公开接受预订的球馆有三个,都是会员制的,不能像国内一样全年固定地预订场地,只接受临时预订,甚至经常是当天下午2点才能确认是否可以订上当天晚上的场地。
这三个所谓的球馆根本不能称之为球馆,除了前面提及的女子学校有两片场地,最大的印度庙才四片水泥地,最小的只有一片木地板场地。另外,这些球馆要首先确保会员需求,而那些会员往往是专门学打羽毛球的肯尼亚黑人。再有,这些场馆经常被各种各样的活动占用,比如女子学校的场地经常用于打乒乓球,学校放假的话,球馆也关闭。
我们最常去打球的场地就是女子学校。场地按人收费,每人300肯尼亚先令可以打2小时。虽说场地差强人意,好歹是塑胶场地。再者打球本身是非常便宜的,人均约20元人民币的场地费,打2小时也用不坏一个塑料球。但是,看场馆的老头儿Enos非常惹人恼火,每次还远远不到时间就来提醒说lastgame,就是不管到不到时间就是最后一局了。每次我打电话预订场地,必定说给我们的价格比给会员的还便宜,让我给他1000肯尼亚先令做小费,过了一阵子又主动降到500肯尼亚先令,显然是觉得中国人都人傻钱多啊。老头儿的数学不太好,经常弄错了订场时间,有几次我们到了,还有人在场地上打球。几个印度人尤其矫情,说不让我们在场地边说话,会影响他们打球。说实话这几个印度人的水平比我们这群人高一些,可奥运会还有上万观众加油助威呢,哪至于影响到他们啊。
在女子学校打球,基本上是每周六下午一次、每周二或周三晚上一次。可是,最大的问题是人多场地少,场地按人头收费,不管你来多少人,反正就一块儿塑胶场地。有一次我们来了13个人,这可真是打一局歇两局,一点儿没出汗就回家了,13个人的场地费都给老头儿做贡献了。问题是肯尼亚堵车堪比帝都啊,周六还好些,工作日的晚上不足5公里的路一小时能开到就不错了。肯尼亚又没有地铁、公交车之类的,打球的时间成本极高。后来就在微信群里展开投票,每次打球限制人数,先到先得,刚开始限制六人,后来限制八人,可是并不奏效。一来这是个松散的组织,临时有人来了,你也不能不让人上场;二来确实是人多场地少,大家都想打球,内罗毕就这么个条件没得选,又不像北京,东南西北城的无数个球馆任你打。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后来想了个主意,每周六组织两个局,下午2点至4点一拨人,4点至6点一拨人,体力好的可以从2点一直打到6点,交两个300肯尼亚先令就是了。但没打几次,老头儿也发挥了空前的想象力,改为每人300肯尼亚先令可以打1.5小时,这下子遭到了华人羽毛球球友的集体抵制,大家都不去打球了,不出一个月,又降回了可以打2小时。
在肯尼亚打羽毛球,是不是真的绝望啊!
人在非洲,任你再热爱羽毛球,也是工作第一,连周末也是属于工作的,万一因为工作错过了女子学校的打球时间,就只能等到下个星期。
我后来又开发了一拨水平相对差一些的球友,在印度庙的场地打球。这个场地的英文名字叫PremierClub,因为靠近附近的印度庙,老板又是印度人,当地华人才叫它印度庙。这个场地据我的驻地不足5公里,但是工作日的晚上都是堵车的,一般要开一个小时的车才能到。
非洲有个堵车的说法很有意思,说月初是最堵车的,因为本地黑人发了工资就都出来玩儿了,到了月底会好一些,因为本地黑人的钱都花没了,只能在家里呆着了。许多当地华人都抵制这个球馆,因为印度老板非常不厚道,凡事都是印度人优先。
这个球馆一共四片水泥地,场地四周非常宽敞,高度灯光都尚可。其中一片水泥地上偶尔会铺上Yonex的塑胶,据说是印度老板来打球的时候用,他们不来的时候别人才能订。这片塑胶场地不知道被拆铺了多少次,塑胶坑坑洼洼、起起伏伏,接口处粘满了塑料布。我和看场馆的老头儿Henry说,这是我见过的全世界最破的塑胶场地,但是我仍然爱它,可惜十次有九次我们是订不到塑胶场地的。这个球馆的收费是每块场地每45分钟600肯尼亚先令,不限人数,塑胶和水泥地一个价格。可这个场地的奇葩活动就更多了,什么宗教活动、祈祷、礼拜、室内运动会之类的都随时可能占用场地,场地边上经常堆满了各种台阶木头之类的。更要命的是,前些天晚上去打球,其中两块水泥地的球网被撤掉了,一大群黑人小伙儿和姑娘在场地上学跳舞,躁动的非洲音乐呼啸着,教跳舞的老师用肯尼亚本地语言斯瓦希里语大声地喊着拍子。我和一个球友见其中一块场地并没有被跳舞完全占用,就模拟着有羽毛球网的样子,在场地上打单打。本着诚信正直的原则,万一自己的杀球、吊球、放网感觉没过网,会主动把球权交给对方,这感觉真是酸爽又难忘啊。
被肯尼亚有限的球馆折磨得实在没办法了,一个球友决定自己买地盖个一块场地的球馆。地是已经买好了,可还要报批、砍树、围墙、平整土地。在非洲做事情不能着急,光一项砍树就了不得,得说明为什么砍树,还得出示建房批文,每砍一棵树要支付8000肯尼亚先令,还要再买10棵小树苗。折腾了好几个月,还停留在砍树阶段,球馆还没影儿呢。
原本说好这个球馆是球友众筹,这里绝大多数球友都是在肯尼亚呆了三五八年甚至十多年的,我还想着我这样临时派驻到非洲短期呆在肯尼亚的应该赞助多少钱,这下子也不用想了,先等着砍完树再说吧。
抵制女子学校,印度庙关门维修一个月,我们又决定去举办2018年肯尼亚华人羽毛球比赛的场地打球。这是一家中资企业自己修建的运动馆,对所有的中国人都免费开放。有两片塑胶场地,高度不错,可四周都是窗帘拉得不严的窗户,光线实在是太差。地点在内罗毕国际机场附近,从我的驻地开车过去20多公里,我第一次去时开了2个小时,一共去过两次,之后就再也不去了。一来实在太远,打个球真是拼尽了洪荒之力;二来打球的人太多,水平参差不齐,感觉还是锻炼身体的人居多;三来那个光线我实在忍不了,完全没有预判球就过来了。
我最爱的球馆还是女子学校,好在老头儿后来想通了,又恢复了每人300肯尼亚先令可以打2小时。印度庙维修了一个月,也不知道在维修啥,一个月以后再去打球,感觉那块塑胶更破了。
在非洲打羽毛球的都是真爱啊。又有球友在内罗毕发掘了一个球馆,英文名字叫NairobiJaferySportsClub,只有一片木地板。那天我们订好了场地第一次去试打,结果我临时有工作安排没去成。看了球友拍的照片,那个木地板是无数的菱形块拼接在一起,还没等打球就已经眼花了。不过球友说这个球馆的高度、灯光尚可,就是底线离墙太近,比女子学校还近,空间太小。而且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会员优先,太难预订。我后来想预订就没订上,只好默默地跑到健身房去划船骑自行车,增加身体协调性。这个球馆的收费还是每人300肯尼亚先令可以打2小时,球友试打回来之后说,目前内罗毕最好的场地还是女子学校——那个我第一眼看见就大跌眼镜失望已极的地方。
不过,整体来看非洲打羽毛球的条件都太一般,肯尼亚已经算好的了。那个当初刚去北京工作时考察了北京几十个球馆的自己,对于在非洲打羽毛球,已经从失望变成了绝望。老非洲说,当你习惯了非洲,当你成为半个非洲人,你对在非洲打羽毛球的绝望就会变成希望。如今,我的足迹也走过了非洲的十个国家,虽然没有在每个国家都打上羽毛球,不过我一直对打羽毛球保持关注,似乎真的看到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