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是昙花一现,实力不济?还是沧海遗珠,待开光之时?鲁恺在羽坛的大起大落,着实让球迷唏嘘不已。如今,92年的鲁恺配了小将陈露,在混双人才济济的国羽中夹缝生存。但留给鲁恺的时间还有多少呢,他担忧,球迷也担忧。
记得在18年之前,鲁恺还是搭配黄雅琼。早期的时候,只要一输球,鲁恺一定是被骂的最凶的那个,成了组合的“替罪羔羊”。 随后,鲁恺和黄雅琼有了质的进步,宛如侠侣终于明白驾驭神雕之道。雅琼深知鲁恺杀球虽直来直往,但刚劲有力,便有意做球,让鲁恺的利器得以发挥,这一配合也让他们高居世界第二有数月之久。
因此,鲁恺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性格腼腆的鲁恺,从默默无闻到走向大众视线,在一些采访中也开始对未来有了更大的期望,希望在大赛中能有所发挥。可惜天不遂人愿,鲁恺的愿望只实现了“一半”:黄雅琼倒是拿了世锦赛冠军,可搭档的却是郑思维。
反观鲁恺,因为苏迪曼的表现不佳以及17世锦赛的惨败双重打击,被国羽做拆队处理,现配了小将陈露,但在国际比赛中经常屡屡碰壁,早早出局已像是家常便饭。
当我们盛赞雅思组合更加适合之际,有谁想起鲁恺的“悲伤”。不怕掉入低谷深渊,但鲁恺在困境里逗留了太久。而现在最为让鲁恺伤心的是,球迷对他的关注越来越少,哪怕他出局,球迷也无动于衷,少以评论甚至指责。我们总觉得批评球员不适宜,但有批评才说明在意,才说明对球员存在“信心”:认为他是有实力赢而不是输。
鲁恺的遭遇,让人感叹物是人非,也感慨羽坛的变幻无常,成绩说话。尽管鲁恺一路走来,满路荆棘,但我想,他既然选择了走下去,便不怕这一时的默默无闻。让我们期待鲁恺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