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接到一纸调令,韩呈恺拎着行李来到国家二队备战陵水国际挑战赛。当时,他对搭档的认知还是一片空白,“连昊东打球都没怎么见过。”不过,周昊东却对自己名字旁边的家伙颇有记忆。
那是青少年时期的一次集训,队内比赛,规则要求上一场赢的人帮下一场比赛的队友当裁判,周昊东恰好“执法”了双打选手韩呈恺与单打选手孙飞翔的比赛。就是那次,韩呈恺的场上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周昊东腼腆地说:“因为他当时输得很惨,所以一直都有印象。”
练过半个月的合练,韩呈恺和周昊东跟着陆亨文指导在陵水国际挑战赛上打进了前八。此后,从2015年亚青赛、世青赛的男双第二名、第三名,一跃拿到2016年亚青赛和世青赛的双冠军,以及一站黄金赛亚军。斩获青年赛时期分量最重的两枚金牌,韩呈恺和周昊东的信心自然是水涨船高。
然而,青年组的一帆风顺,让这对心性质朴的少年升入成年组后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进入2017年,韩呈恺和周昊东整整一年成绩都很一般,原本想在成年组盘踞一席之地,但是屡屡一两轮游让他们对彼此都产生了怀疑。比赛的挫败,也加剧了两人性格上的差异,甚至连场上赖以生存的沟通方式都岌岌可危。
渴望胜利、积极主动的韩呈恺自然坐不住了。赛场上,他是为周昊东寻找时机大举杀敌的“组织者”,习惯有想法直接在场上输出。然而,在那段总输球的日子里,韩呈恺不论如何与搭档沟通,周昊东都一副“平稳”的状态。韩呈恺内心很抓狂:“不行,我们这个样子下去不行啦!”
对此,极度不愿意与人起争执的周昊东说:“那段时间成绩不好,确实不太爱沟通。”面对场上时而唠叨、时而又不讲话了的韩呈恺,就放任自由。“那你怪我吧,反正我也不理你。”屡次沟通无效,韩呈恺索性也赌气不说话,放弃治疗,各打各的,结果这样的下场自然是雪上添霜,成绩惨不忍睹。
看着这对新入门的弟子成绩持续走低,男双主管教练陈其遒自然是谙熟其中缘由。“韩呈恺和周昊东是世青赛冠军,我还未接手时已经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陆亨文指导带他们时,我们一二队经常有对抗交流,而且2013年底我带青年队时,周昊东就是我的队员。所以,他们到一队来,我们彼此并不陌生。”
当时,找不到解决方法,又不甘心坐以待毙的韩呈恺主动找到陈其遒指导需求帮助。在陈导眼中,韩呈恺有思想,有组织能力,非常适合成为双打的核心,周昊东不善言辞,但是基本功扎实,性格相对温和。“从青年赛升级到成年比赛,面对的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抗,自然会有不胜任感。无论是球速、实力、信心、经验还有成人赛的经历,都是相对欠缺的。”陈导清晰地指出了摆在他们眼前的困局。
疏于沟通成为阻碍他们继续前进的绊脚石,陈导鼓励周昊东根据场上问题谈感受,让彼此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双打之间难免有一些沟通不顺畅,但出发点都是为了比赛,想尽快提高水平,把球打好。时常在情急之下只看到对方的不好,而忽略了对方的好。
陈导说:“通常是韩呈恺先提出问题,一针见血,周昊东绵里藏针,不予回应,一个干着急,一个我行我素。我在他们中间的作用就是鼓励、肯定,发现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培养自信。”
通过多次的沟通,韩呈恺和周昊东明白了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求大同存小异,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更多的是要求自己做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配合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