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装备系列二 | 球拍的波浪线槽技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不常见了?
关注

2、MP技术与传统技术对比.jpg

天堂有羽(《羽毛球》特约编辑):现在越来越不常见,我个人的理解是技术的性价比问题。如李先生提到的,受材料限制,成型的前期已经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后期又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补土修饰。其实,MP技术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拉线的时候拉力可以在更长的线距上顺延,可以消除更多拉力不能完整到达的盲区,从而让磅数更加准确与均衡,张力保持的时间更久。如果从这个核心需求出发,穿线时的手法要讲究、到位。如推拉按压球线,也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如果不满足于仅仅体验到这个技术,而一定要偏执于“看到”波浪存在,也可以购买一些连钉配件,把普通球拍就地转换出波浪线槽技术,实现曲线升级。

时至今日,我仍然怀念十几年前第一眼看到李先生做的球拍,上面有堪称完美与行业典范的波浪线槽技术。当然,现在国内如凯胜TSF105等球拍,被称为能量链技术的线槽,其实也不差,也是这么多年来仍然在坚持这个传统技术为数不多的球拍型号了。

在我个人看来,MP技术跟圆头拍一样,最多只会变小众,但不会消失。比如MP线槽如做得好,可以实现永不塌陷。因为球线的压力是平摊在整个线槽上的,而不会像传统水平线槽一样,集中在线孔上面。对塌陷心有余悸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选择MP技术的球拍,或者在球拍上加上有这种效果的连钉配件。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