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丹麦公开赛:五个世界第一抱团夺冠实属罕见
关注

丹麦公开赛:世界排名第一的稳定输出

五个单项的现世界排名第一同时夺冠实属罕见,这八个人凭借稳定、持续且高额的输出能力,在童话之乡——丹麦的欧登塞上演了“抱团”夺冠的戏码。

戴资颖1-640.jpg


稳定的输出能力和阅读调整能力

“稳定夺冠”和“稳定进决赛”有着自信心和成就感上的巨大差异,随着丹麦公开赛冠军入账,郑思维/黄雅琼今年已夺七冠,桃田贤斗六冠、戴资颖八冠、苏卡姆约/吉迪恩七冠、福岛由纪/广田彩花七冠。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夺冠合情合理,而不会像马琳连夺世锦赛、日本和中国三站冠军时被媒体认为的“回马枪”。实力说话,排名作证,稳定的冠军入账来源于稳定的得分输出,得分来源于火力和调整。

桃田贤斗在决赛中刷出416公里时速的杀球速度,郑思维和黄雅琼各自的快速结合成旋风一般的进攻速度。他们的进攻能力不言而明,但对比赛和对对手的阅读能力更加重要。男单决赛中,桃田贤斗在首局和决胜局都是后来居上,在平分上的突破也是凭借着对场上局势的一点正确判断,尤其是20平时的抢回放和上网扑球。

在今年前四次交手中,戴资颖多以更全面的控制力,在调动对方的基础上突击得分,场面上更多的是内维尔被杀得两边跑。这一次,内维尔连胜山口茜、奥原希望和玛丽斯卡等强手晋级决赛,又显示出当初能扛能跑的状态。决赛第二局,戴资颖的进攻得分率下降,自身的技术和判断失误增多,被拖进决胜局。聪明的小戴通过改变发球、降低出球弧度、增加回放等小调整,让决胜局彻底失去了悬念,以21比6拿下。

如果把这五个世界第一看成一个小团体,他们抱团作战许久,终于在丹麦公开赛实现一次“会师”,体现的就是各自稳定的输出能力。

36-640.jpg


不稳定的冲击团战困境

周天成在这半年里收获颇丰,但又距满意棋差一着。周天成擅长搓近网抢攻,在决赛中体现出反手网前低手位放网和正手位搓球很精细,就连世界羽联解说克拉克都感叹其与李宗伟的搓球有形似之处。决赛中站位靠前以获取更主动的网前机会,消耗对方的优势,这样的方法是奏效的。教练在间歇时提醒他“要给他(桃田)两种节奏” ,也给出了一种对付桃田的变速突击的思路。

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体能成本更大,同样28岁的内维尔也体现出一样的问题。两名老将在经验和技战术运用上固然成熟且稳定,但在决胜局陷入了对方的节奏,年龄的增长和体能的有限成为了他们不稳定的因素。

国羽小花蔡炎炎以两个22比20击败泰国名将拉差诺,闯入八强;丹麦女单小将米娅在首轮淘汰前两个月成绩最好的马琳,童话之乡不乏冲击成功的实例。但冲击一场胜利和冲击冠军全然不同,比如说安东森,他战胜了师兄维克多,但离闯进决赛还相差了一个周天成的位置。

1/4决赛中,中国队在四个单项则各剩一个席位,半决赛占据两个席位,前者独闯决赛并夺冠。这样多次发生的局面,反映了中国队越来越困难的团战局面。中国女单在前两个月连续突破戴资颖三次,兴许已摸索到一点经验,但毕竟不是陈雨菲自己赢的,一些技战术层面的东西一时难以直接套用到她身上。双方十次交手中,有八次打到加分或决胜局,显然在关键分和决胜局中,两人之间还有一层未捅破的距离。

黄宇翔、韩呈恺/周昊东、杜玥/李茵晖赢过对方协会的一单一双,这次则输给了排名更低的对手,加上各主力球员的提早出局,国羽在混战格局中没了团战优势。密集的赛程让专注的全面备战无从说起,如何在赛中调状态似乎成为巡回赛月份更需要研究的问题。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