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在羽毛球运动员看来,普通人怎样能把羽毛球练成专业水平?
关注

我打了十九年的羽毛球,身边的羽毛球专业队教练员也有几位,看小队员从刚入队到输送到省队也有很多批了,从专业队员到优秀的教练员,我与他们都有过很深的交流,其中,就包括了“在一位羽毛球专业人士的眼中,业余球友,到底能不能练成专业水平?”这一话题。这么多年来,身边也有一些执着、勤奋且有天赋的业余球友,我就已他们的经历,结合专业教练、专业队员对此话题的看法,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在羽毛球专业教练的眼中,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专业永远是专业,业余永远是业余。

傅海峰1.jpg

这个专业,有个限定范围,是指在5~7岁之间接受了正规的羽毛球启蒙教习(大概一周练5~6天),在7、8岁的时候,经主管教练评定,孩子适合走羽毛球专业这条路,输送到市体育局最低年龄组的羽毛球队里,接受正规的羽毛球专业训练(一周练6天,从一天一练逐步过渡到一天三练),一直到16、17岁的队员(有好的苗子到14、15岁就差不多可以了),具备向省队输送的基础条件,这时候,可以把孩子称之为专业队员。那些从启蒙开始练了6、7年后因种种原因终止训练的,在业余球友眼中是专业队员,在教练员眼里,还不能称之为专业队员。

李宗伟的腹肌-275.jpg

上述专业队员,像羽毛球的基础技术和动作、步法,从小开始练,别说打下了多少年的基础了,而是一直都在打基础,一个后场的高远球和平高球就能持续的练习十多年,这种训练,包括步法训练,在业余球友的眼中,是极其枯燥和残酷的。前几天,蔡队在他的头条号中说到了周天成,有句话给我特别大的冲击:“周天成的后场平高球,业余球友,几乎没有能接的了两拍以上的。就算十五六岁的专业小队员,接到三拍,回球质量就下降的特别明显。”你看,这就是“专业永远是专业,业余永远是业余。”

最爱出汗的世界冠军2-275.jpg

这种差距,是多方面的:技术上,基础技术、各单项技术、技术的稳定性方面;战术上,战术体系的建设,阅读比赛、阅读对手的能力;体能上,日常体能的系统训练,比赛周期的体能储备等等;心理上,尤其是在参加正规比赛的心理自我调节上;最重要的一点: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理解程度上,这些羽毛球的关键因素,专业和业余的差距都是很大的。有可能,业余球友在某一两项上已经非常非常接近专业队员,但是,羽毛球是一项非常系统、综合的运动,一两项的优秀,并不能带来整体的无限接近。

戴资颖腹肌1-275.jpg

我身边有两位纯业余的球友,在我眼中,都无限接近专业队员的水平。一位是大概二十年前,我还没有打羽毛球的时候,他因为挚爱羽毛球,就用尽各种办法跟着市里的专业队一起练球,练了大概有七八年的时间,当时是我所在的城市的业余绝对的第一,但是,跟专业队员打球,还是会有一大截的差距。还有一位球友,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痴迷到与专业队员同吃同住同训练的程度,队员一天三练,他会做到一天四练,还有完整且工整的训练笔记。而且,他一直在与最优秀的教练员学习、交流,也建立了比较深厚和系统的羽毛球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蔡队在对周天成的评价中,有一条高级理论:不要过度依赖你的优势,甚至,不要让对手看出你在频繁使用你的优势。这一理论,大概在8年前,他就曾与我聊过,虽然当时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印象非常深刻。在这种情况下,我与他深入的探讨羽毛球专业队员与业余球友的差距时,他自我评定:专业永远是专业,业余永远是业余。

人州杯-540.jpg

我的这些经历,所做的回答,希望没有让你减少对羽毛球的热爱。与羽毛球相伴的十九年,让我能够比较清醒客观的看待这项运动,我想,虽然我们在技战术、体能、心理建设上没法达到专业队员的水平,但是,有一个,只要我们想,就一定能够比肩专业队员,那就是:意志品质和体育精神,这才是我们羽毛球业余球友应该去不懈奋斗与超越的目标。(来源:大方羽球)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