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亚冬会激情澎湃 亚布力热辣滚烫
关注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雪上项目斩获19枚金牌,亚布力再次见证了中国雪上项目的沸腾时刻。1974年亚布力滑雪场建立,1996年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比赛在这里举行,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比赛也在这里举办,如今2025年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比赛再一次在亚布力滑雪场进行,让亚布力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哈尔滨亚冬会期间,亚布力赛区为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观众、媒体等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服务,传递着热情与温暖。

在亚布力赛区,能够看到各类雪道在山林间纵横交错,历经50多年的发展,亚布力已从昔日籍籍无名的林场破茧成蝶,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滑雪旅游胜地。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赛区承担着雪上项目的全部比赛任务,在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滑雪登山等项目上共产生32枚金牌。

“目前亚布力滑雪竞赛场地均通过国际雪联认证,冬季两项场地得到国际冬两联盟认可,滑雪登山场地得到亚洲登山滑雪联合会认可,部分雪道满足国际A级赛事标准。这些硬件设施为本届亚冬会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本届亚冬会筹办时间短、任务重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更符合‘简约’的办赛要求。”亚布力赛区指挥中心副指挥长王克帅表示。

“我是1995年从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这个项目,我们那个时候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爬冰卧雪’,那时候基础设施包括场地的建设规划各个方面都不行,但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现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空中技巧项目的训练场地、比赛场地,完全达到国际A类赛事的水平和标准,是非常棒的。”亚布力雪上场馆群竞赛主任、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冬奥会冠军韩晓鹏强调。

国际赛事的举办使亚布力滑雪场声名远播,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日益完善。“通过历届赛事积累的造雪塑型、赛道维护、赛程安排、交通抵离等经验,进一步确保了赛事组织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这种经验使得本届亚冬会在流程设计、赛事筹备等方面更有效率。”王克帅指出。

王克帅介绍,哈尔滨亚冬会期间,亚布力赛区指挥中心践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致力于为亚奥理事会、各参赛代表团、海内外媒体记者朋友们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坚持以竞赛为核心、以运行为关键、以安全为保障。赛区在住宿、医疗、交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

住宿方面,亚布力赛区综合考虑项目、国别、性别、文化传统等因素,设置了13家接待酒店,科学合理分配住宿房间,提供自助洗衣及健身器材,并根据雪上项目特点,提供烘鞋机和打蜡房,同时设置本外币兑换、中国非遗文化展示等区域,力求让运动员住得更加舒适。

交通方面,亚布力开通运行线路28条,提供赛事保障车辆211台。根据抵离信息,及时接送各类用户群,满足交通接驳需求,赛时亚布力南站每日到发列车增至3列、亚布力西站每日到发列车增至51列,最短间隔7分钟便有一趟列车开行,列车运行最快时间为62分钟,同时开行共8列赛区间“点对点”专线列车,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保障。

医疗方面,建立雪上赛区定点医院,在竞赛场地和接待场馆设置医疗点位45个,配备了具有外语能力的滑雪医生等医疗保障人员302人,以及呼吸机、除颤仪等医疗设备器械1240套,为运动员提供每天14个小时的医疗门诊、24小时的紧急医疗服务和直升机转诊服务,不断提升综合治疗水平。

公共保障方面,为所有场馆提供“两供一备”的配网电源,坚决实现电力系统“零故障、零闪动”保障目标;实现绿色清洁能源供暖,保障接待酒店在23至25摄氏度之间的舒适温度;新建37套气象监测设备,实现“分钟级、百米级”气象预报,为赛事组织提供精准的预报信息;在亚布力赛区新建20个通信基站,搭建竞赛专网、媒体传输网等通信网络,提供了稳定、高效的网络体验。

亚布力凭借独特的冰雪资源成为中国竞技滑雪运动的摇篮和大众旅游滑雪的向往地,一系列国际赛事的举办让亚布力成为世界级的滑雪胜地,铸就了亚布力“拼搏、激情、专业”的冰雪运动文化底蕴。通过本届亚冬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激发亚布力冰雪经济活力,助力亚布力冰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吸引全球目光,进一步扩大亚布力的品牌效应,将亚布力的热情与温暖传递给全世界。


来源:中国体育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