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巴黎,爱之城。当地时间7月26日晚间,全世界见证了“爱之城”写给奥运会的一封“情书”……
130年前,顾拜旦在巴黎索邦大学大礼堂里,与来自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共同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和内涵。1900年,巴黎首次承办奥运会,让奥运会这项“男人的运动”首次向女性运动员开放;1924年,奥运会再次来到巴黎,留下了迄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时隔100年,“爱之城”再次敞开怀抱,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健儿。诚如巴黎奥组委主席埃斯坦盖所言,我们和奥运会有一个长久的爱情故事,法国人相信,“我们爱,是真爱”(When we love,we truly love)。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130年后,再次为奥运会妆点上不一样的色彩,同样是浪漫的法国人表达爱情的方式。
不同于以往奥运会开幕式基本在封闭的体育场馆进行,巴黎奥运会创造性地将运动员入场仪式改为乘坐游船——在塞纳河上,从奥斯特里茨桥出发,一路由东向西航行6公里,经过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协和广场、大皇宫、埃菲尔铁塔等一众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地标,最终抵达耶纳桥,运动员们随后来到特罗卡德罗广场,与其他奥运选手、现场观众、媒体记者近距离互动,用一场露天狂欢共同庆祝巴黎奥运会的大幕开启。
诚然,在开幕式期间雨水频繁造访的不利环境下,虽多少对乘船巡游和沿岸设计的文艺表现效果造成影响,但这天才般的创意就像1900年首次向女性运动员开放奥运赛场,1924年首次提出奥林匹克格言一样,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奥林匹克理想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更有效、更聪明、更容易被全世界接受理解的路径。要知道,奥运会历史上还没有哪次开幕式能够将如此多文化地标、文艺表演有机结合,让现场近30万人共同参与、感受一次真正的奥运会“流动的盛宴”。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巴黎奥运会周期反复强调,更加可持续、更加城市化、更加包容,并且实现性别平等是奥林匹克运动需要达成的目标。这些都在巴黎奥运会“奥运更开放”的口号下得以实现——本届奥运会大部分场馆都依托城市地标,采用临时搭建的方式,大大减轻了承办方的经济压力,通过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有机结合,也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增添了活力,谁能拒绝在协和广场欣赏滑板、霹雳舞比赛呢?谁又能拒绝在大皇宫里、埃菲尔铁塔下感受击剑、沙滩排球的别样魅力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奥运会万余名参赛选手中女性运动员占到了一半,性别平等从百年前的愿景成为现实。
法国诗人雷内·夏尔曾写过,巴黎的心是一朵花,这朵爱之花如此娇艳,让人永记在心,让人一生挚爱。巴黎对奥运会的“爱”也是如此,他们甚至将最珍视的埃菲尔铁塔制铁块镶嵌在了本届奥运会的奖牌上。
另一个能佐证巴黎人、法国人爱情观的例子是,本届奥运会备受瞩目的热气球点火仪式,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历史上最早的热气球由法国孟格菲兄弟制造,而且1900年巴黎奥运会还将热气球飞行列为“展示型项目”。
“自己人”孟格菲兄弟制造的热气球,法国爱她;“自己人”顾拜旦复兴的奥林匹克运动,法国同样爱她。多情并执着,简单又深刻。
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