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头顶位除了马来步和反手,还有哪些办法应对?
(红宝石)
首先,所谓的马来步在专业术语中是没有的,球友们看到李宗伟的头顶区移动的步法和别人不太一样,称之为马来步。实际上,中国运动员都会马来步,因为把李宗伟带到世界顶尖水平的教练李矛是中国人。
所谓的马来步就是头顶区从中场起动后转身,然后直接起跳击球的步法形式。林丹也经常用这种步法来完成技术动作。除了所谓的马来步和反手击球,用其他方式转身后通过2、3步的并步或者转身后一个交叉步,也可以应对头顶区域的球。
步法没有好坏之分,就是看在什么时候用。所谓的马来步,其优点是速度快,只用两步就可以完成,一步是转身,一步是起跳;缺点是照顾到的距离比较短,对腿部力量的要求比较高,用多了费劲。而且使用马来步是有条件的,就是在对手打平高球或者推球的时候才能用,这种移动步法主要是拦截对手不够高的回球。
交叉步也是经常采用的移动方式,优点是省力,管辖范围比较大;缺点是速度稍慢。交叉步主要是应对对手的高远球或者挑球,对速度上的要求不高。
两种步法各有特点,你都可以在实战中使用。还是那句话:什么时候用什么步法。
步法太慢了,反应不过来!怎么办啊?
(阿雪和阿麟的故事_young黑花)
你的问题就是步法慢,对于对方的出球,脚下的反应有点跟不上趟,对吧?步法的问题每期都有。对于业余球友来说,聘请的教练一般都是教技术,步法训练只有到了学会了一些基本技术后才有。不过,大部分的训练也是基本的,也就是从中场到四个角落的移动方法,当然也包括接杀步法,这是一般教练的教球程序。但是,这些基本的场地移动到了打球时发现很难顺利、及时地移动,为什么?是起动的问题,这是你感觉反应不过来的主要原因。
羽毛球的移动有三个部分:起动、移动、回动,其中,最先学到的是移动,这也是最容易学会的部分。因为移动的步法基本是固定的,你的步法太慢就是移动步法没有熟练,所以你对于移动步法要勤练。
起动是步法的关键,没有了起动,不能及时出脚,也就接不到回球或被动接到。起动的关键是节奏,这个节奏就是对自己的回球质量、对方的击球时机和自己的步法调整的综合把握。只有恰到好处地起动,才能轻松、顺利地出脚、移动步法接球,所以起动训练是巧练,训练出脚时机的把握。
最后的回动是走向高水平步法的桥梁。一般的回动训练就是打完球后第一时间回到中心,这样的好处是对方出球时我们已在中心区域,去哪儿都较近,可以照顾到所有地方,所以说这是一般的回动。但是,这样的回动破坏了步法的连贯性,浪费了许多宝贵的体能,在中心区域等候,到哪儿都是同样的距离,所以也失去了突击、抢网的最佳时机。最好的回动应该是保持步法的连贯性,照顾重点区域,及时调整回动步法的步幅和速度,让场地移动步法如行云流水般快慢结合,达到高水平的境界。
打球步法怎么大一些?
(启明QM)
步法的组成是好几种移动方式,比如并步、交叉步、垫步或侧身起跳,你的问题很简单,想让自己的步法更大。如果从步法的种类来看,交叉步是最大的;如果从效率来看,在能接到球的前提下,相对少的移动就是大的步法。但我觉得你的问题不是这个,你的步法可能小碎步太多,使你有了上述的疑问。
前面我提到的各种移动方式,单步移动有大有小,但没有好坏之分。羽毛球场地是固定不变的,可是,对方的回球落点却是没有重复的。因此,我们的移动也不可能固定不变的移动相同的距离来接球。我们要根据移动的实际距离科学合理地使用我们的各种移动方式,以达到省力、快速的目的。有时,步幅太大反而不好,步法的总体移动是按照长距离用调整加交叉步来完成,短距离用调整加并步,中距离移动,除了调整步,可能用到各种专项步法。有时,还要起跳击球。我建议你规范地学习一下羽毛球的步法,从各种专项步法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