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GIF汤杯技术赏析:打球要有一点“坏坏”的感觉(上)
关注

汤尤大战已落下帷幕,然而战后硝烟却迟迟不能散去,各种评论甚嚣尘上,主要集中在国羽夺杯失利的原因。竞技体育永远这样,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冠遮百丑,一败揭百丑。在败绩面前,国羽已被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症状五花八门,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然而,球还要打,路还得走,放眼未来,对症下药才是根本。

此届汤姆斯杯留给笔者最为强烈的印象是:无论单打还是双打,无论年轻球员还是年长球员,印尼人打球,总让人感受到一种“坏坏”的味道,但是它又不出界、不出格、不违规,让人难受却又无可奈何。这种感觉,褒义的说法是“聪明”,贬义的说法是“狡猾”。两军交战,兵不厌诈,这种“坏坏”的感觉实质也无可厚非,甚至应该提倡。相比之下,国羽的小伙子们实在过于憨厚老实,循规蹈矩。比赛场上,老实人吃亏,一点没错。这一次,中国队不仅吃了亏,而且吃了大苦头。这一期赏析,就来聊聊这种“坏坏”的感觉,在技战术层面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表现。

“坏坏”的表现一:发接发突然加速袭击

羽毛球专业领域,“发接发”似乎是双打的专用名词,因为双打的发接发名堂多,而且对制胜的影响更深。单打项目,尽管也有“发接发”环节,但大家都觉得很简单,对胜负结果的影响也没那么大。然而,印尼男单显然是受惠于男双技术的影响,已经把一些双打的发接发技巧比如“突然性加速推扑压”植入到单打接发技术中,体现了很好的战术效果。

图一是金廷(黑衣)和赵俊鹏(红衣)的对阵场面。图1显示,赵俊鹏在右场区发网前小球。球刚发出,金廷突然加速压向网前,然后将拍头高高竖起。在这种情况下,对手可放、可推、可弹,一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原地等待。就在赵俊鹏等待的过程中,金廷加速发力,快推追身球。因为双方相距太近,加速推压球速又快,所以留给球员的反应时间很短,实质上增加了击球难度,匆忙应对,失误风险自然很高。果不其然,图1显示,赵俊鹏匆忙举拍,忙中出错,最终击球下网。

1.gif

图1 金廷接发球突然加速推扑压,导致对手回击失误

图2是乔纳坦(黑衣)对阵李诗沣(红衣)的比赛场面。李诗沣同样在右场区发网前小球。球发出后,乔纳坦突然加速压向网前,然后也是将拍头竖起。由图2的反应动作看,李诗沣判断对手是放网前,结果对手却加力弹球到后场,李诗沣明显二次起动回撤后场,这样就耽误了最佳击球时机,球已过人,增加了回击难度。无奈之下,李诗沣只能竭尽全力反手弹拉直线高远球,可是回击不到位,乔纳坦获得了宝贵的半场进攻机会,正手杀直线。李诗沣顽强防守,反手挡直线,结果以落网失误而告终。

2.gif

图2 乔纳坦的接发球加速推弹底线,为自身创造进攻机会

在双打比赛中,印尼人更是将发接发技巧夸张欺压对手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图3是印尼一双对阵中国一双的场面。

对方在17比13领先的情况下,居然连续三次发球偷袭后场得手,由此牢牢锁定胜局。这种发球战术更多层面是斗智斗勇的心理战,一般情况下,发球偷袭一次成功,肯定会引起对手的重视,多数不会偷袭第二次。可是小黄人偏偏不信邪,你认为我不会发后场,我偏要发,这是心理反制的博弈。当然,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敢于这样冒险的前提必定是技术过硬。

3.gif

图3 苏卡姆约在关键分连续偷发后场得分

“坏坏”的表现二:兵不厌诈

“诈”就是欺骗的意思,在羽毛球竞技过程中是通过“假动作”来实现的。但是“假动作”并非无往而不胜,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有增加失误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使得击球时机相对滞后。所以在高水平竞技中,更多强调快出手,而不太提倡“假动作”。不提倡,并不意味不能用。因为高手过招,存在大量的“预判”和“抓球”,合理利用假动作,能有效限制对手“预判和抓球”,使用多少的“度”就是竞技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图4所示,赵俊鹏在网前反手放网。金廷上网以后,动作较大,摆出一副推后场的架势。赵俊鹏的身体重心本能地开始后撤,可是金廷的貌似推球的动作在击球瞬间突然停住,然后手腕轻轻一抖变成了放网,而且放出了对角线。等到赵俊鹏发觉上当,身体重心已明显后倾,再次重新起动上网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看着球落地。

4.gif

图4 金廷利用假动作放网得分

图5还是同样的网前正手位击球,这一次金廷摆出了放网架势,赵俊鹏正常上网应对。可是在上网途中金廷突然发力,变放网为推球,正手快推对角,弧度控制得当,球速很快。等到赵俊鹏发觉受骗二次起动后撤时,球已明显过头,此时已十分被动,回击难度极大,最后不得不放弃回击。

5.gif

图5 金廷利用假动作突击底线得分

上述两次假动作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欺骗是羽毛球竞技的一种高级技巧,运用得当往往一本万利,具有很高的节能减排功效。当然前提条件也是有的,一是要在主动状态下具有充裕的动作时间;二是要适可而止,一旦被对手识破,往往得不偿失。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有没有使用假动作的意识;第二,有没有使用假动作的技巧。从汤姆斯杯比赛的表现看,中国队的小伙子们无论在“意识”还是“技巧”上都是欠缺的。

“坏坏”表现三:关键分的战术目的性特强

图6是乔纳坦与李诗沣的对阵。第一局,乔纳坦处在顺风场地一侧,到关键的19分时,他充分利用对手在逆风场地习惯于推控底线的潜在心理,在左场区发小球,故意发到如图6所示的5号区。在这种情况下,李诗沣推对角线路要过对手头顶,容易被抓,所以选择推直线的可能性最大。乔纳坦的发球意图实际上就是给李诗沣挖了一个坑,发球之后立即做好了抓直线推球进攻的准备。结果,李诗沣乖乖就范,反手推直线,乔纳坦毫不犹豫地一步起跳突击,正手杀直线追身,李诗沣尚未反应过来,球已近胸前,最后躲闪不及,只能看着球落地。

6.gif

图6 乔纳坦在关键分时的发球抢攻目的性很强

图7是第二局的19比17分时,乔纳坦处在逆风场地,此时他深知处在顺风位置的对手必定多抢网下压而少推挑底线。为了逼迫对手推挑后场,发接发前四拍他大胆选择了靠前逼压。如图7所示,乔纳坦在左场区发网前小球,李诗沣接发球正手搓。此时的乔纳坦处在逆风位置,简单而保险的处理就是推挑底线,但他仍然冒险回搓,重点是在回搓以后毫无回撤之意,而是死死压住网前,在心理上给予对手一种暗示:你要是再敢搓球,我就扑你。在压力面前,李诗沣选择了退让,乖乖地把球挑到了后场。然后,球借风力,轻轻松松飞到了底线之外。就这样,乔纳坦不费吹灰之力将比分锁定在了赛点上。

7.gif

图7 乔纳坦在关键分时利用“顺逆风战术”逼迫对手失误

由此可见,中国队与印尼队球员的差异,并不是进攻技术和进攻威力本身,而是利用技术达到目的的策略!显然,对手更会“算计”,他们会设计和利用各种陷阱,诱骗或逼迫对手就范,进而将进攻技术的威力无限扩大。而我们的国羽小伙子们心眼太实,严重缺乏那种“坏坏”的挖坑术,因而徒有一身功夫却无法施展或者展而无果。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