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气象团队精准预报“捕风”而行
关注

在云顶滑雪公园内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自由式雪上技巧项目、单板滑雪U型场地比赛中,风成为对参赛选手们发挥影响较大的气象要素之一。河北省气象台副台长、张家口赛区气象服务团队负责人王宗敏介绍,张家口赛区气象服务团队为解赛场地形、地貌对风的影响,从2018年成立至今用了多种手段与风“较劲”。

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赛道上,队员们燃放烟条,从不同机位观测烟雾的移动方向与扩散速度收集观测数据,帮助预报员建立赛场风场的立体感知。

利用无人机携带气象观测设备,在赛场附近循环飞行采集气象数据。利用气球测风是通过气球在空间的移动轨迹,计算空中水平风速风向。这里说的“气球”是气象服务团队队员们手持的小气球,他们往气球中注入氦气和空气,以保证气球里的空气密度与现场的空气浮力达成一致,成为“平衡球”。当无风的时候,气球可以稳定悬浮在空气中,而当有风的时候,气球的飘行路径能很好显示气流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事实上,以上几种探测方法均具有科研试验性,很难作为长期连续的业务观测手段来获得持续稳定的气象数据。而实现冬奥赛时“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预报,离不开“三维、秒级、多要素”的监测站网布局。

“现在场馆内的每条赛道都设有固定的自动气象站,整个赛区核心区的自动气象站达到44套,赛区周边自动气象站达到70套。”王宗敏介绍。

传统的气象站点观测只能得到近地面的数据,那么空中的数据该怎样获取呢?自2018年来,张家口气象团队每年冬季都在赛区部署测风雷达、微波辐射计,监测赛区三维风场。最多的是2021年,赛区部署了11部激光测风雷达、5部微波辐射计、6部三维超声风速计。

然而这一切仍然不够。“赛时运动员从起跳到降落时间以秒为计,对气象数据的需求必须是秒级的。”王宗敏指出。为此,团队搬来了一款形状像大熊猫先进的激光测风雷达。这款具有测量精度高、分辨率高、探测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的雷达,能提供更为精细的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三维风场结构。

经过几年的辛苦探索,气象服务团队研发出一批精细到分辨率50米的风场分析、分辨率50米的精细化的实况分析产品,并接入冬奥综合可视化系统等,为预报决策提供参考。

来源:北京晚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