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北京时间11月1日,据《足球报》记者程善报道,中国女足选帅,面试已过去了半个多月,但人选依旧没有出炉。不过,从竞聘开始,足协在某些方面,就没有严格执行规定,而这,也可能是主帅“难产”的原因之一。
文章表示,前任主帅贾秀全带中国女足的这三年,虽然东京奥运会上成绩糟糕,但并非一无是处,从亚洲杯、世界杯、奥预赛这几大战役来看,他的男子化改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女足男子化,在中国足坛,喊了那么多年,但始终没有完全实现,除了教练,球员自身的能力也是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选择新一任女足主帅时,足协领导对于用男教练还是女教练,有些举棋不定,否则,也不会让水庆霞带队打全运会了。尽管对外有官方说法(获得上届全运会前三的省份教练组队),但如果从全局考虑,全运会其实是新一届主帅考察球员的最佳时机,至少给重点考察的候选人一个近距离接触球队的机会,但这个“机会”,足协却放过了。
水庆霞拿了冠军,赛后还表了态,无论是成绩还是资历,她都有,但最终,她却连足协组织的竞聘都没有参加,这也引发了外界的猜想,认为女足主帅人选,其实早就内定了,其他人只是陪跑,已经两次陪跑的水庆霞,这次选择了拒绝。
在足协公布的竞聘通知中,对于竞聘者是有条件限制的:竞聘者要么担任过中国足协U19及以上国字号队伍主帅;要么担任过女超主帅,要么担任过中国足协顶级联赛(即中超)主帅或助理教练。
但事实上,在竞聘的过程中,足协并未严格“执行”。
报名竞聘的教练共有6人,但曾带领武汉女足夺得去年女超冠军的刘麟由于没有职业级教练证书,提前出局,实际参选的是陈婉婷、刘华娜、肇俊哲、王军和张海涛。这其中,其实只有肇俊哲、王军和张海涛符合竞聘要求,但最终,足协还是允许陈婉婷和刘华娜参加了“面试”。
外界呼声最高的是陈婉婷,很多人士认为她是当仁不让的女足新帅人选。不过,陈婉婷其实不符合资格,她此前带的是U16女足国少,亚少赛只拿到第三名,未能获得世少赛资格;此外,虽然她曾带领东方夺得港超冠军并打了亚冠,但她没有在中国足协顶级联赛的执教经历;此外,纯业余足球出身,学院派的陈婉婷,也不具备专业足球运动员经历。
至于刘华娜,虽然全运会上成绩不错,但她带领的陕西队,打的只是女甲联赛,是次级联赛,同样不符合要求。
足协自己制定的标准,都没有严格执行,主帅难产,似乎也能理解了。当然,也有人士认为,由于主要领导此前在西亚督战男足,回国后要隔离,耽误了进程。
翻开女足主帅呼之欲出之类的消息,基本上十有八九都是说出现了反转,由肇俊哲变成了陈婉婷。
外界对于陈婉婷评价极高,认为她是一个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好教练,既然都能带男足,女足还是问题吗?亚冠上还和斯卡拉里交过手,多少男教练都没做到呢?
但陈婉婷带男足的前前后后,从来没有人细细挖掘过,她的战术理念、打法、带队风格,都是未知数。此前,她带过U16女足国少,但关于她的足球理念,描述也是极少。
陈婉婷港超夺冠是在2015/16赛季,当时是2015年12月8日接手,翌年4月22日夺冠,5个月时间,能看出一个教练的水平?而且,陈婉婷拿到港超冠军的时候,只有28岁。虽然陈婉婷入选过中国香港女子足球代表队,但事实上,她是从高中时代才开始系统踢球的,后来担任过大数据分析师,此外,她还是香港中文大学运动医学与身心健康科学研究硕士。
不可否认,陈婉婷的“职业”生涯非常传奇,如果担任女足主帅,将为她的传奇生涯,再添上一笔。
但现在来看,女足选帅已经变了味道,成了一场“营销”。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无论最终陈婉婷能否担任中国女足主帅,她都是赢家。当选,她赢了,因为战胜了内定说,外界认为她当仁不让;落选,再看参加竞聘的另外四个候选人,刘华娜肯定没戏,张海涛也会出局,那么就剩下王军和肇俊哲,尽管肇俊哲从综合素质考量而言,更适合这个帅位,但只要他当选,陈婉婷还会再获得一波流量和关注度。这已经不是选帅了,这是营销。如果没有幕后推手的话,怎么没人说王军,即便大家不同意肇俊哲,从各方面来看,王军也比陈婉婷强吧?所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选帅了。”
仔细斟酌,的确如此,不管谁接手女足,一个比赛打不好,可能又会引发炮轰,一些陈词滥调,可能又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