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退役后,张晋康坐过办公室,办过北京有名的俱乐部京羽堂,但如今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最让自己满意的角色:少儿体校教练。
主动下沉成少儿之师
2013年全运会后,张晋康从北京羽毛球队正式退役。刚退役的那半年,她曾到过企业,过着规律的坐办公室的生活,但对于动了十几年的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显然单调乏味;她也和搭档王萌妍用了近一年时间,建立起当时在北京颇具名气的羽毛球业余俱乐部——京羽堂,但运营俱乐部的琐碎和自己对羽毛球的专注渐渐让她感到力不从心。
2014年,她通过考试成为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教练,终于遇到了她目前为止最理想的工作节奏。西城少儿业余体校训练地点一开始只在广安门体育馆,起初只有两片场地,人也不多。张晋康虽然是刚从专业队退役不久,身上还是有着浓重的追求专业好球的特性,但通过中间一年的社会历练和京羽堂的经历,她慢慢学着下沉自己,融入业余羽毛球圈。
到西城少儿业余体校的孩子大部分是上小学的年纪,如果孩子到了11岁以后,要么升学,要么被输送到什刹海体校,也就是北京羽毛球队。来少儿业余体校训练的孩子不乏零基础的,只是因为家长喜欢羽毛球才让孩子来学球,张晋康也在这类孩子身上碰过壁,就是她怎么说,孩子都听不懂、学不会。
遇到这些问题后,张晋康开始自己琢磨,慢慢摸索教孩子的门道。上课时,她的讲解开始从自己作为专业运动员的“这个动作应该怎么做”转变为“新学的孩子怎么做会更舒服”。课上,她开始减少专业术语,把这些词语变为大白话。比如说,“高吊”变为“打到网前”,“接杀”变为“打回去”,“缓冲”变成“轻一点”,诸如此类。
有原则地严厉执教
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城少儿业余体校得到发展壮大,成绩也开始冒尖。近几年,西城少儿业余体校在北京市少儿锦标赛上一直包揽前三名,慕名而来的家长越来越多,远至通州、回龙观的都有。现在,队伍同时在西城广安门体育馆和丰台二商体育馆开展训练,全部队员达到七八百人,教练团队也超过十人。
有些孩子每周会来训练三四次,平时是晚上,周末是上下午。每次训练的人数都在四五十人左右,在八片场地上浩浩荡荡的。而且每位队员又有家长陪同,“1+1”模式使场地很是热闹。采访当天正好是石景山业余体校来到二商体育馆和队伍打交流赛,这让到场的孩子数目成了双倍。加之是比赛,且是周末,很多父母同时到场给孩子助威,整个场馆仿佛大型亲子活动现场,热闹至极。
虽然已经发展起来,但作为主教练的张晋康一直坚持只做少儿培训,尽管孩子们都很怕她。“我很凶,特别凶,他们都很怕我,特别怕。”这可不是别人的评价,而是张晋康的自评原话。孩子们往往正闹着,一见到张教练,就马上吓得站好,浑身不自在。
其实,“凶”的特质也不是张晋康要故意装出来的。在她看来,练体育是不能松懈的,必须严格要求。努力了达不到,没关系,但态度必须端正。她坦言,现在的孩子真的很聪明,能从你的态度和语气中读懂自己是否有可以商量或偷懒的空间,所以自己要在水平和气势上都拿住小徒弟们。
不过,张晋康自己透露,她也不是铁面教练,她也是会笑的,只是比较少而已。
找到理想的节奏
队伍慢慢发展壮大,张晋康还经常带队到外地参加比赛,队伍的装备和衣服的整齐度逐渐成为问题,张晋康想起了尤尼克斯公司。张晋康在国家队效力时,中国羽毛球队的装备赞助商是尤尼克斯,她也一直很喜欢和信赖这个品牌,沟通之下,张晋康和尤尼克斯公司一拍即合。
近期,属于西城少儿业余体校的专属队服出炉,服装有红色和蓝色两套,队伍直接就向尤尼克斯公司下了一千件的订单。对于小朋友而言,原来感觉专业队哥哥姐姐们的专属服装离自己是那么遥远,但现在自己都可以穿在身上,并印上了自己的名字,比赛时的投入度不自觉地都提升了几分。
在主教练的岗位上,张晋康有着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近几年,她为北京队输送了超过二十位苗子,最大的已经15岁了,到了该成长为队伍青年新秀的时刻。除去训练,张晋康的时间相对自由,平常白天不用带训练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健身、打拳。
2017年之前,张晋康一度酷爱滑雪,几年里便实现了从“小白”到能“滑S弯”的地步,她还带着老搭档陈智贲体验了他的第一次滑雪之旅。但由于腰部有伤,张晋康在2017年做了一次手术,腰部被打进了钢钉,之后便再没敢滑雪了。
走过一小段过渡路程后,张晋康找到了自己更想做的事情。她坦言现在的生活节奏特别理想,特别喜欢。她对着队员们凶凶的,自己也是酷酷的,充满个性,因为她在自己理想人生的节奏下延续着羽毛球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