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23日凌晨2点,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终点区,还有一批参赛选手的换装包从CP6拉回后一直无人认领。
这其中,M001号梁晶、M101号曹朋飞、M038号许聪华、M183号吴攀荣、W208号文境的号码布清晰可见。
23日上午,全部搜救工作结束,共计21名选手遇难。
连日来,我们联络了多位志愿者和其他赛事相关人员,了解到在选手亲历另外一面的很多信息,公开这些内容,目的仍然在于让公众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真相。
提供信息的人士基本都要求匿名。和之前的文章一样,本文只关注事实,只记录讲述者亲历的内容。讲述者不能确认的、道听途说的部分,均不在本文记录。
还原真相,是我们目前拼尽全力且唯一能做的事情,不如此,对不起21位曾经一同站在黄河石林起跑线上的选手们,虽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我们未曾相识……
一、
2021年5月22日,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比赛日,9时整鸣枪开跑。
就在这一天的早上,有多位志愿者退出回家,加上21日晚走掉的,准确数字不详,但综合多位志愿者的讲述,离开的志愿者应为10人以上。
对于赛事,报名参与志愿者岗位的一般也都自费来自各地,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服务赛事、服务运动员,但抵达之后却又于比赛开始前离开,这并不是一件寻常事。
有人说“组委会把志愿者不当人”,十个人吃五个菜,吃不饱。有人证实基本是“因为伙食”,吃不上热的,很多人拉肚子。
文件显示,分配于百公里越野赛赛道各站的志愿者共计66人,不含4名机动组成员和摄影。今年cp2配置7人,实际5人,往年“这个大站要八九个人”。
22日8点前,后面站点的志愿者从比赛起点乘车去工作地点,风逐渐增大,他们互相疑问:今天这么大的风,能比赛吗?
比赛发枪一小时,梁晶、黄印斌、曹朋飞三人保持着相隔几米的距离抵达CP1。
此前,CP1的志愿者就商量,因为往届发生过CP1关门很多选手的情况,去年还有很多选手跑错路,最后以CP1成绩为最终判定,那么今年“我们必须要保证打卡准确”,“完赛率越低组委会发出去的完赛补助就越少,他们就想着挣钱,我们不能让运动员白跑。”
但打卡机不太好使,抵达CP1的前三名就全都没打上成绩,志愿者就想了个办法,给所有通过的选手拍照片,一旦后面的选手打卡有失误,还可以提供照片作为佐证。
11点,参赛选手励建安院士通过CP1,之后CP1撤站,志愿者们到相隔不远处的位置搭建CP9。百公里环形赛道,选手们大概在跑完91.5公里时抵达CP9。
搭好棚子,收拾收拾,时间已经快接近12点了。志愿者们在风雨中躲进了车里打牌,他们完全不知道,此时,在CP2到CP3的大爬升上,一场灾难刚刚拉开序幕。
二、
关于这场灾难,发生的位置集中在26到31公里的赛道上,我们通过当天部分遇难选手GPS轨迹截图,逐一定位他们的位置,制作了一张图,做一个比较直观的示意。其中少数几名无法准确确认位置,用问号标注。图中小小的蓝点,就是他们每一个人最后所在的地方……
一个现在看起来很冷的事实是:这场赛事所有选手的号码布,尾数均没有“4”这个数字。
通过数据梳理,我们发现,以通过CP2的计时成绩为排名标准,21名遇难选手分布情况是,前十名中遇难者有6人,十一到二十名中遇难者有3人,二十一到三十名中遇难者有6人,三十一名到四十名中遇难者有3人,五十名以外3人,通过CP2时名次最靠后的遇难者为第57名。
在通过CP2的前五十名选手中,共计18人遇难,遇难比例36%。
而遇难选手在前十名的占比,达60%。
此外,前十名中,另有2人严重失温。
遇难选手基本都处于当时全部选手的前三分之一位置,从数据看,极为惨烈。跑得最快的选手,和突发的极端天气迎头相撞。
有个事实必须要清楚:连续三年该赛事冠军梁晶,去年比赛中通过CP3的时间是11点23分,同样是9点开赛,他只用了不到2.5小时即到达CP3。
而在今年的比赛中,总计4人通过CP3,最早的通过时间也在14点之后,即起跑5小时后。需要注意的是,除第一集团的顶尖选手,前四十名通过CP2、“跑得快、能力强”的选手,除第38名外,均无法逾越CP3。集体铩羽,这就不是个体问题了。
他们更早上山,更快的面对了极端天气。
有人说,如果极端天气晚到两个小时,后果可能更不堪设想。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梁晶从起跑开始就穿着冲锋衣,前三名中有两位穿了长袖外套。跑在前面的这一大批选手中固然有短袖短裤,但也有很多人穿了长袖长裤,冲锋衣皮肤衣都有。
赛前一天,我在黄河石林景区查看苹果手机自带天气软件,第二天的温度是最高16度、最低9度,全天阴。
比赛日当天,景泰县每小时天气变化如图
比赛日当天,距离赛道最近的石门乡每小时天气变化如图中午时分,温度骤降。
公众号中国气象爱好者5月23日即发布文章“冷涡猛于虎”,详解黄河石林越野赛遭遇的极端天气情况。“等待起跑的选手并未意识到,冷锋云带即将在崇山峻岭中加强,并和他们正面相遇。”
十点半之后,景泰县城迅猛降温,最大降幅1小时4度,最低气温达到6.5度。而此时海拔2000米左右的赛道上,加上狂风降雨,“实际温度很可能已经在0度左右。”
在冷空气主力作用下,景泰县城周边测得八级风,赛道上“9-10级应是合理估计。”灾难就此开始。
就我个人体会,2019年10月在盘锦跑了一场马拉松,当时温度是5度,后半程21公里全程顶风,风力5级,且下起了中雨,跑过终点走了几十米就开始失温,全身发抖,牙关打颤,换完长衣长裤乘出租车回到酒店一个小时,发抖停不下来。
对照这次的情况,22号在CP2到CP3大爬升之间出现的严重问题,盘锦的失温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而据分析,在选手中第一梯队在12点前开始大爬升,都上到了赛道轨迹31公里处,在最糟糕的时刻到了最糟糕的位置上,无处遮蔽,即便是穿了冲锋衣的梁晶,也未躲过最终的厄运。
应该清楚的是,极端是相对极端,恶劣是相对恶劣。夏季的短衣短裤在完全暴露的山体上遭受零度狂风疾雨的暴击,伴随着快速失温而来的,是肌肉迅速痉挛、抽筋,非常短时间内,就丧失了行动能力。
或者说,选手们在比赛中,大多数都有着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极端环境中,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扛过去,越是能力强的选手,可能就越顽强。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决定的窗口期转瞬即逝,一旦错过,就进退均不可得,行进到更高位置的精英选手尤甚。
风大到什么程度,当时处在前六名位置的选手张小涛说,“跑着跑着就被吹倒了。”天上下的是“冻雨”,打在身上很痛,很快肌肉就僵硬了。
选手王金明获救后被送去医院,他回忆:“开始手还有一丁点力气,可以掐自己,后来掐不动了,手脚都没有知觉了。就用牙齿咬舌头、咬嘴唇……保持一定的清醒。”
凤凰新闻记者陈龙说,几位记者事后重走赛道和采访救援的村民,发现这一段接近山顶的赛道只有三十公分宽,两边都是落差很深的山沟,“很多人都是被风雨和冰雹打得,滚到山沟里,有的又爬上来。”
当地人认为,当时的极端天气环境中,越接近山顶位置迷路的可能性就越大。
张小涛和梁晶在GPS轨迹末端重合度非常高,偏离点、偏离方向、偏离距离都很一致。但在轨迹末端,张小涛离朱家窑越来越近,终于在昏倒后幸运地被牧羊人朱克铭所救,而梁晶的轨迹,最终仍然是偏离了通往朱家窑的方向。
我们找到了最先发现梁晶遇难的救援人员,据他回忆,22日20点发现梁晶,梁晶遇难的位置,处于赛道31公里处、偏离赛道的一个草甸子上,该地是一个斜坡,斜坡上面,就有一排窑洞。但他说,虽然直线距离仅有几十米,因为窑洞地处坡上,在下面往上看,即便天气好的时候也是看不到的。
红箭头指示为窑洞位置。
一个小时后,救援人员找到了黄印斌。黄印斌是偏离赛道最远的一个,但也只偏离了百十来米,黄印斌遇难位置和梁晶直线距离也是百十来米,但中间隔着一个山坡,虽然近,但同样是即便天气好也看不到。曹朋飞遇难的位置,距离梁晶和黄印斌稍微远一点。
开赛后5小时黄印斌遇难,此刻是22号14时。这个时间,也应该是组委会上报的、后来通报出来的终止比赛时间。这个时间,还有很多失温选手在这段大爬升赛道上抱团保温、等待救援,那么,赛道之外发生了什么?组委会到底有没有终止比赛、终止比赛的时间到底是几点?
三、
赛后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认为,地处CP2到CP3这个大爬升最高点的CP3,这个只负责打卡计时的点位志愿者,他们经历了什么,对于还原事实尤为重要。
去年的比赛,梁晶2.5小时到达CP3,截止到5小时内共有49名选手通过CP3。而今年,开跑5小时后黄印斌已经遇难,开跑5小时后无一名选手通过CP3,身处CP3的志愿者有否察觉到异样?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做了什么?
在一份名为“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志愿者分配”的文件中,显示这个处于最关键位置的CP3站点,的确如之前各方信息,有一男一女两位志愿者。6月2日下午,女志愿者的电话始终没有接听,男志愿者接通电话后表示:只接受官方调查,随后挂断。
据凤凰新闻消息,选手们通过CP2时,站在小山包上拍摄的摄影师说,“风很大,机器会被吹飞,大家已经非常冷了”。11时,开始下雨,机器全湿了。拍摄团队询问组委会“有没有终止比赛的意图”,没有得到反馈。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说,参赛选手励建安院士在13时许、在CP2听见一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打电话,“我的经验是比赛必须终止。”这位队员很生气继续说:“我已经跟你们讲了,赛事必须停止。”报道中称,这是一条被人为忽略的警告,赛事并没有立刻停止。
位于CP4和CP5之间的SP点(只提供补给,无打卡计时),也是整个百公里赛道的最高点,这里在下午迎接到了唯一一名女选手。她到达这里的时候,上救护车吹了一会儿暖风,天气太恶劣了,志愿者建议她退赛,最终是救护车的护士给了她一件外套穿上,她继续前进。
这是大概是下午三四点钟,截至此时,各站点的志愿者均不知比赛已经停止。
直到17点后,志愿者微信群里有人说比赛终止了。
而此时,黄印斌已经遇难3个小时,各站点志愿者均不知当天的比赛“出了这么大的事故”。
有志愿者说,看到终止比赛信息的时候,以为仅仅是天气原因不适合进行比赛,因为之前的雨后来变成了“小冰雹”,在车上躲避的时候,雨落在风挡玻璃上是“小冰花”。
后来成功下撤的选手们在回忆究竟是几点接到终止比赛通知时,几乎表达出来的都是一个意思:没有从电话、短信、微信接到任何终止比赛的信息。我个人作为选手,是在撤回到终点吃东西的时候听到志愿者说比赛终止,那时候是22号19点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