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https://images.zhibo.tv/2020/1102/comment.png)
分享
马来西亚羽毛球专栏作家何克望曾经担任利弗德斯场边指导,他撰文细数了法国近几年的崛起之路,全文如下:
在刚过去的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亚的羽毛球公开赛中,法国球员再一次有亮眼的表现,这一次冒起的是两位男单选手,分别是身高达196公分的托马波波夫和阿诺德,使欧洲羽坛再现光芒。
早在2017年,当利弗德斯在格拉斯哥世锦赛上打败我国一哥拿督李宗伟后(比分21比19,22比24, 21比17),我就曾说道这是一记警钟,法国羽毛球即将崛起,因为不管前者是否胜得侥幸,都证明了有一定的实力。
果然,在今年年头,法国的混双吉凯尔与德尔吕接二连三地把我国三组混双淘汰,证明了法国已经展现出成为羽毛球强国的实力。如今又迎来了男单的爆发,可预计很快就成为如丹麦那样的另一支欧洲雄狮。
成功绝非偶然
法国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早在若干年前便拟定了完善的青训计划,到世界各地去吸纳一些高素质的球员和教练,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目的。他们在约20年前招募了中国的皮红艳,就说明了他们当时的野心。而目前该国的头号女单齐雪霏同样是从中国引进的。当我还是羽毛球教练的时候,他们也积极派遣球员到我国和印尼等地方去取经学习,非常虚心。
我们拥有更好条件的马来西亚,若能更大力度地基层推行草根式的青训计划,其实很多退役球员及资深教练能够帮助栽培许多幼苗,10至16岁的幼苗亟需他们的提携。不一定要在金钱方面。
青体部应大力扶持。 除此,体育部也应该大力扶持俱乐部成长,以便分担体校和羽总的压力。像印尼的Djarum, Jaya Raya和泰国BTY羽毛球俱乐部都是世界有名的俱乐部,他们成功吸引了顶级球员如拉查诺效力,也成功培养出新一批世界冠军昆拉武特,而我国至今仍没有出现享誉全球的俱乐部。 我也发现一些我国的球员退役后,没有背上培育新秀的重任。主要原因是州羽总的位置有限,很多球员挤不进去,只好自己在外面开设俱乐部,这同样是为国家培育精英,应该获得国家支助。而当他们艰苦地培育出球员后,国家也应该珍惜甚至给予他们一定的奖赏,而不是抹杀他们的付出。 我本是从俱乐部创办人到现在的紫盟羽球联赛总执行长,看到很多俱乐部很用心,很有抱负地去经营,如张崴峰和阿里夫等,然而资源有限,希望青体部多关注及给予援助,援助不一定是金钱方面的,也可以给予设施及其他便利。 同时,也希望俱乐部的球员和自由人们也更加争气,打出好成绩以吸引青体部的注意,主动向我们伸出橄榄枝。 转自: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