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层峦叠嶂,钟灵毓秀,天高地阔、人杰地灵,这是用来形容世界第一高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精确词汇,人类始终对“第一”这个称谓充满了好奇以及征服的欲望,对于第一高峰更是如此,这不仅仅是用脚步丈量高度的一种诠释,更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彰显。
(图为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行进途中)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及支持下,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将五星红旗稳稳地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这次攀登,是在新中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和严峻外交形势下一次特殊的国家任务。
他们的英雄事迹给正在与严重自然灾害抗争的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极大鼓舞,同时中国登山队创造的奇迹,也直接促成《中尼边界条约》的签署,使两国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得到解决。
(图为国家体委主任贺龙为潘多颁发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而在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伟大目标之后,英勇的中国登山队在一次次国家任务中勇挑重担,继承发扬登山精神。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潘多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登山队员还在珠峰顶峰竖起了测量觇标,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13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标准数据被全世界普遍承认和采用。
(图为登山队员在峰顶展示“祥云”火炬、火种灯、中国国旗、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旗)
2008年5月8日,通过中国登山队十九名队员的接力,北京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火炬带到地球“第三极”。这一天,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92天。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首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兑现了中国7年前对世界的承诺。
为了圆满完成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中国登山队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和艰苦努力,克服高寒缺氧、气候多变等重重困难,排除了各种干扰,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的一次壮举,也是中国人民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献给全人类的一份神圣的礼物。
(图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峰顶合影留念)
而在首次登顶一个甲子轮回之后的2020年,年轻一代的中国登山队队员再一次行进在珠峰攀登之路上,向着顶峰进发。5月27日,登山队成功登顶,让“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在新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8848.86米!同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此次登顶也将推动中国和尼泊尔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共同打造中尼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60年来,中国登山人铸就的登山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成为激发中国人发愤图强、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力量源泉。一代代登山人在不同的时代都在为祖国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繁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尤其需要传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为世界登山运动的发展,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作出登山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之所以赞美登山精神,因为它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是用之不完的精神食粮。登山精神不仅仅福荫登山之人,小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大到国家层面的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体育强国,都需要登山精神。人生如登山,国运亦如登山,无处不在的挑战总会使我们面临行至半山路更陡的困境,唯有攀登上去才不会跌落下来,才能一览众山小,尽享天高云淡。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登山精神的激励作用始终都在,它的光芒永远不会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