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PUSH HARDER
“一个人不能总是为自己设限。如果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拥有多少的可能!”这是专访中罗琪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是这位31岁的大男孩为自己的生活撰写的最完美的注脚。初次见面,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身材健硕,面对镜头却有些害羞的东北壮汉会是一位在北京人大附中教书育人的物理老师。反差,是罗琪林留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而在这份反差背后,暗含的却是这个男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突破自我的不断追求。
#1 教师中的硬核清流
拒绝传统对我的定义
“谁说老师就一定要是文弱书生呢?”
“我本身就喜欢运动,但是因为高三繁忙的学业而缺少锻炼,那个时候体重一下子飙升了上来。”高考结束后终于有了时间的罗琪林为了减肥毅然踏进了健身房,这一练就是十多年,不论身份和场景如何变幻,这份坚持也从未停止过。进入社会后罗琪林来到北京人大附中,成为了一名传道受业的物理教师。
“最开始的时候当我跟身边的人说我是一名老师的时候,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教体育的,而不会把我跟站在讲台后面的老师联系起来,谁说物理老师就不能是一名运动达人。”这样的反差成为了罗琪林鲜明的标志,他也成为了同事和学生口中的“型男老师”。除了对自己运动习惯的坚持之外,罗琪林还积极地将自己热血阳光的一面展现在同事和学生的面前,用自己对运动的热情去感染和引领他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想要成为的模样。我不希望我人生旅途被仅仅定义在讲桌的背后,我希望体验更多。”
很快,罗琪林就迎来了另一个可以让他展示自己的舞台。2018年,罗琪林在朋友圈的分享中第一次了解到了斯巴达勇士赛,仅仅几张图片却引起了罗琪林的关注。飞溅的泥浆、肆意挥洒的汗水、迸发的荷尔蒙气息,这一切都如潘多拉的魔盒一般深深吸引着罗琪林。他知道,这就是那个区别于平淡的校园生活之外,可以给自己带来激情与刺激,尽情展示不同自我的地方。于是2018年3月,罗琪林第一次站在了斯巴达勇士赛深圳站的赛场上
相比于初次登场的紧张,罗琪林坦言更多的是兴奋。“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训练,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拥有怎样的能量,现在就是我尽情释放它们的时候。”奔跑、跳跃、呐喊,赛场上的罗琪林不再是讲台前那个彬彬有礼的授业者,而化身成了一个追逐挑战与目标的野兽。没有严肃的衬衣长裤,没有挥舞在手的粉笔教鞭,有的只是被汗水和泥浆浸透的战服和那看似狼狈的面容下绽放的阳光般笑容。完成比赛后的罗琪林谦逊而又自然的与新认识的伙伴们分享着比赛中的经历和趣闻,温和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这一刻,老师的儒雅与勇士的坚毅就这样完美的融合在了这个东北男孩的身上。
#2 从个人提升到为国而战
享受超越的每分每秒
第一次参赛带给罗琪林的除了兴奋,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想要完成障碍挑战赛,身体的能力是一方面,但是经验和技巧往往更为重要,对于初次参赛的罗老师来说,经验的欠缺也让他错过了很多的机会。
“因为之前没有参加过,所以并不了解一些通过障碍的技巧,直到实战面对的时候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让自己错失了不少的时间。”
比赛结束后,不服输的罗琪林拿出了自己研究学术时的那份执着,开始疯狂地研究比赛视频和通关技巧。由于身边的训练环境有限,罗琪林便开始以赛代练,在一次次通关的过程中磨炼和精进自己的实力。就这样罗琪林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好,逐渐在精英组选手中崭露头角。
伴随着个人实力和成绩的提升,罗琪林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前方,他开始寻求在具有更高难度的舞台上去挑战自己。在2018年底的世锦赛中国区资格选拔赛中,罗琪林收获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获得了通往世锦赛的门票,带着征战世界赛场的野心,罗琪林和其他几位同伴一起奔赴了在美国举办的斯巴达世锦赛。
罗琪林(右一)在斯巴达世锦赛上与其他选手合照
回忆起那段经历,罗琪林至今依旧难掩自豪之情,“那可能是我人生中到目前为止最骄傲的时刻之一,以往在国内我们都是为自己而去体验这个比赛,但是当我披着国旗站在斯阔谷这个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场地上(斯阔谷为1960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地),我代表的是整个中国,那份肩上的责任和重担是完全不同的。”
世锦赛之旅不仅让罗琪林感受到了那份为国而战的荣耀,也让他看到了自己与世界顶级勇士之间的差距。“世锦赛的难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因为对手实力的强大,更来自于赛道难度的升级。国内的比赛为了照顾更多的选手,赛道设置相对平缓和简单,但是世锦赛的赛道是真正为了挑战极限,高海拔的爬升和艰难的路况都是对选手身体和心理的巨大考验。”
世锦赛的经历让罗琪林找到了全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他开始尝试更高难度的级别和赛道,愈发精炼自己的技巧,这种让自己不断提升的成就感让他着迷上瘾。“参加斯巴达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段体验刺激和宣泄自己的旅程,我享受在这个比赛中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如同我第一次顺利通过胜利之矛这个障碍,第一次成功获得精英组的前三名,第一次身披国旗站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场,在这一次次的从期待到磨砺,最终到实现的过程中,我改变和提升了太多,这一切回头来看,都将是我未来最珍贵的记忆和财富。”
#3 人生本应炽热
我更希望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2021年是罗琪林和斯巴达相识的第四个年头。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新手小白到精英组佼佼者,改变的是身体上的技巧和能力,不变的是内心的期待与坚持。4年15场比赛,罗琪林不是参赛最多的老鸟,也不是成绩最好的王者,但是4年来从未间断对自己的磨砺所带来的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的提升与突破,才是罗琪林所最看重的。
“其实与其说参加这么多次比赛是为了证明什么,不如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不断向前的理由。其实斯巴达就是给所有像我这样平凡的人一个跳出固有环境,体验别样激情的机会。平静简单的生活固然美好,但是我更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不一样的精彩。既然选择了开始,那就拼尽全力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充满冷漠与偏执,但有时却又温暖如沐,当你对它投入激情与热爱,它同样会对你报之以歌。2021年4月,中国迎来了首场DEKA室内体能赛。已经在各项斯巴达赛事中证明过自己的罗琪林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全新的舞台,而这一次,他没有再让冠军的荣耀旁落。
由于室内体能赛采用的是多次挑战的赛制,因此第一次挑战,罗琪林并没有使出全力,更多的是对规则和项目的体验与尝试。在经过第一次挑战的摸索和适应后,罗琪林信心大增。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训练与准备,只有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在哪里,这场室内体能赛,将是对我过去努力成果的最佳证明。”
带着绝对的自信罗琪林很快又开始了第二次的挑战,并且以最短的时间收获了这块沉甸甸的冠军奖牌。“踏上那片赛场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我自己第一次参加比赛时的那种兴奋和忐忑,这是一次完全不同的挑战,但正是过去4年中积累下来的每一点进步让我终于收获了这次的成绩,这一次很高兴终于站在了顶点,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个小结,更将成为我开启下一段旅程完美起点。”
从三尺讲桌到DEKA冠军,31岁的罗琪林用热爱为自己开拓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旅途。“不被外界的眼光所束缚,我的生活由我自己做主!”这不仅是罗琪林对自己的期待,更是他对生活的宣言。纵然你无法决定生活的广度,但却可以为生活画下别样的色彩。
『WE ARE SPARTAN』
系列勇士故事持续征集中
不限主题 不限人物
如果斯巴达勇士赛带给过你感动或改变
欢迎向斯哥投稿 分享你的故事
投稿邮箱
spartanracechina@seca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