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4月30日上午,由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体育总会、上海体育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回首破冰五十载,展望变局新未来”专题报告会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举行。本次会议是继一场友谊赛和一场主题展之后,上海为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而举办的又一系列活动,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亚乒联终身名誉主席李富荣出席了活动。
曾全程参与了1972年访美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接待工作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会长白莉娟(Jan Berris)通过视频做了主旨演讲。她在视频演讲中呼吁中美继续保持民间人文交流:“我们之间接触越多,合作领域越广,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与此利益相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双边关系取得成功。”
作为“乒乓外交”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亚洲乒联终身名誉主席李富荣分别在会上发言。在回顾“乒乓外交”始末之余,徐寅生和李富荣还介绍了体育在推动中美友好合作中发挥的作用,并希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延展到中美交往的其他各个方面。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沙海林与美国驻沪总领事何乐进(James Heller)、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亚洲乒乓球联盟终身名誉主席李富荣合影
与会者纷纷表示,“乒乓外交”的成功经验对当前的中美关系仍然具有启发意义:70年代两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和决策勇气值得学习和借鉴;在发展双边关系时,要学着跳出传统的外交思维定式,聆听民间渴望友好合作的呼声,让社会力量发挥作用。尽管现在中美关系面临阻力和波折,但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应该发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传统,力求形成“合作第一,竞争为二”的良好合作氛围。
来源:乒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