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比赛中抽烟、喝酒,但还是好车手”——环法饮食见闻录
关注
1616487885609.jpg

有人说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一切美好的事物,也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对于环法比赛中的能量补给这件事,过去一百年有何变化,让我们一探究竟。

早期:酒驾时代(1903-1920)

1903年的首个环法比赛,与其说是一场比赛,不如说是一场车轮上的集中营:参赛者每天要骑着40磅重的自行车在泥泞的路上骑15~18个小时、还得靠自己沿途补给,店家卖什么就吃什么……莫里斯·加林(Maurice Garin)在1903年赢得了首个环法冠军,我们可以从他某一天环法比赛中的食物清单窥得一二:

45块肉排、19升热巧克力、8个煮熟的鸡蛋、7升茶、5公升木薯粉、2kg大米、很多烈性葡萄酒、咖啡,香槟和牡蛎

一天比赛吃45块肉排,令人诧异但尚属理解范畴之内,烈性葡萄酒在如今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了,但在当时,过度饮酒却是环法比赛的常态!因为比起喝安全性存疑的井水和泉水,啤酒、葡萄酒至少安全可靠。

1616487807405.jpg

早餐蛋奶糊和牛排(1920~1980)

随着时间的退役,早期环法那种酒驾+随缘补给的情况开始慢慢消失,酒类饮品被一种名叫“Binda Zabaione”(由打好的蛋黄再加点糖装在水壶里)的饮料替代;有一段时间内给大佬递烟成为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吸烟被认为有利于改善车手呼吸状况。所以彼时环法比赛的画风是这样的:早餐时车手们大口吃着牛排,比赛开始前抽着烟暖暖心,润润肺,喝着水壶里“Binda Zabaione”……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车手都这样,Coppi,那个被冠于“Il Campionissimo”绰号的男人(冠军中的冠军,高手中的高手),他是环法车手中第一个在比赛日补给高碳水化合物的人,「另类」的他甚至还有意识地规避红肉和酒精,尝试素食。

如今我们知道他这是在补充身体的糖原储存,但全谷物早餐在当时看来异类,1924年第一项关于运动诱发低血糖症的科学研究才发表。直到1939年,人们才开始研究耐力项目中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好处,Coppi的超前思维着实令人钦佩。

1616487819166.jpg

科技时代(1980~2000)

到了80年代,潮流开始从高肉饮食到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方向倾斜,途中补给品也开始从食物向能量棒、饮料过渡。这些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抗氧化剂的技术性食品,因为便携高效而迅速被车手追捧(除了一些容易胃肠道不适的车手)。

到了这时候科技的威力已经显露无疑,车队、车手之间绝对实力差距一步步缩小,某些极端场合之下,一只能量胶可以影响比赛局势,沿途补给开始成为环法比赛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1616487832889.jpg

车队厨师(2000至今)

科技终究是辅助手段,要赢得比赛还是得靠车手。参赛车手不是机器,难免出现「身体状况导致胃口不好」之类的情况,如果你是车队经理你会怎么办?当然是让车队厨师根据不同车手的状况搭配不同的食物,保证车手的能量补给更加可控及有针对性。

Garmin-Slipstream车队雇佣了环法赛历史上的第一位厨师——肖恩-福勒,在此之前车队参加环法都是在组委会安排的餐厅就餐,餐厅提供什么就吃什么,沿途补给也是单纯的能量胶之类的技术性食品。有了车队厨师之后,每个车手每天甚至每一餐需要多少卡路里和多少克的蛋白质都被精确计算过,并根据车手喜好搭配,沿途补给品也开始重新加入亲手制作的食物。这种既原始又科学的做法尽可能让车手们时刻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

从没有团队、一个人自己沿途觅食,大口喝酒喝酒吃肉的粗犷时代,到注重碳水化合物摄入再到能量胶/棒等产品的出现,到如今随队厨师的量身定做食物。环法车手饮食习惯的变化就是自行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科学化、精细化、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未来,他们的饮食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想预言一下吗?

转载自:野途网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