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克鲁斯堡的台前幕后:跟布兰登·摩尔从裁判视角走一回
关注

每一位斯诺克爱好者都不会忘记2020年的斯诺克世锦赛,因为它是如此特别:改期举办、现场观众不在,但精彩不减。

今年仅有球员和少数工作人员留在克鲁斯堡剧院,为全世界的球迷呈现这项精彩赛事。WST采访了几位在台前幕后工作的在场人员,向大家分享他们眼中的2020世锦赛……

2018年世锦赛决赛,摩尔担任主裁判(2018年世锦赛决赛,摩尔担任主裁判)

本期主人公是顶级裁判布兰登·摩尔。执裁最重要的世界锦标赛,是一名斯诺克裁判职业生涯的一大亮点,摩尔更是在2014年和2018年两次执裁这场盛会的决赛。

摩尔坦言,今年没有现场观众制造的特殊气氛,这样的克鲁斯堡终究差点意思,但即便如此,保证比赛公正严明的心也不会有一丝松懈。他说:“这依旧是克鲁斯堡,依旧是世锦赛,犯错的风险依然在。”

“由于疫情,或许今年看转播的人会比以往更多,球员进入比赛模式,裁判就得进入裁决模式,斯诺克还是斯诺克。环顾四周,世锦赛的招牌就在这,克鲁斯堡会让你留在现实,你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其实环境有点不现实,也很奇怪,在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大舞台出场却无人在场。我作为裁判出场时从不紧张,但几年前罗伯·沃克(司仪)介绍我在决赛出场时我紧张了,因为我是谢菲尔德本地人。”

世锦赛决赛中的摩尔

“他已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大家合力给我来了次热热闹闹的出场。而今年我们静悄悄地进场,静静地等待球员。”

在克鲁斯堡执裁,天职之一就是掌控全场,克鲁斯堡剧院的观众席离场内更近,坡度更陡,对球员和裁判来说这是斯诺克的梦幻殿堂,但多多少少也会令人生畏。

今年无观众的环境把裁判们的“肌肉记忆”凸显出来,摩尔说:“其实有点想念让人们安静、让人把手机静音的感觉,还有一些细枝末节也让人想念,比如开局前说:’谢谢,女士们先生们,第一局……’我还没脱口而出过,但杨·沃哈斯这样过。”

“过后我问他是故意这么说吗,他说自然而然就说出来了。”

在进入半决赛之前,空间本就不大的场地要容纳两张球台,裁判的站位和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避免阻挡摄影师和观众的视线。对此,摩尔表示无观众对站位的选择友好了些。

2015年中国公开赛,摩尔在北京(2015年中国公开赛,摩尔在北京)

“我们指导其他裁判时常说,站位要注意三件事:球员第一,摄像机第二,现场观众要排第三。在有观众的情况下,双方如果要打安全球,母球会时常回到开球区这一侧,我会尽量少站在同一位置。”

“不换位置就会持续阻挡某一片的观众,我就得稍稍移动下,换拨人去挡。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多了很多活动的空间。”

裁判还是新冠防疫措施中的关键一环,需确保赛场足够卫生和整洁,尤其是选手使用的设备。

摩尔说:“你如果有场球要裁,首先要在赛前戴上手套擦拭辅助设备,比如架杆之类的;你若是负责记分的助理裁判,每场比赛前会给你发一副全新的耳机,还得对记分的笔记本电脑进行清洁。”

马塞尔·埃卡特

“后勤人员会入场打扫赛场,彻底清洁球员座位区,连球员相邻而坐之间的透明有机玻璃板也要擦。以前两张球台之间的挡板两边不会挡严,现在为了防疫完全挡严了,这样也给摄像师提供了更多空间,防止他们打破社交距离规则。”

布兰登·摩尔还是裁判评估小组的一员,负责指导和监督巡回赛中的新人裁判。今年世锦赛决赛由30岁的德国裁判马塞尔·埃卡特执裁,他将成为世锦赛史上最年轻的决赛裁判员。

虽然今年的情况不同往年,但摩尔认为这仍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马塞尔有可能要在无观众的情况下执裁决赛,”摩尔说,根据最新消息,世锦赛决赛阶段将迎回少量现场观众,“虽说可能有遗憾,但这是所有人都会铭记的世锦赛。”

德国裁判埃卡特

“今年我们在抵抗疫情的大背景下办赛,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届赛事,而他是掌控决赛的那一位,相信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段记忆。”

“我为能参加今年的赛事感到自豪,巴里·赫恩及其团队为了把比赛办起来,在幕后做了大量、出色的组织工作,赛事基本是闭门举办,心疼一下为此努力的各位,但今年我们还是把世锦赛办起来了,这就已是极好了。”

转自:WST微博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