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哈喽朋友们,我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点评人又回来啦!俗话说,世锦赛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皮一下很开心)。2020年斯诺克世界锦标赛,秉持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好的宗旨,在炎炎夏日里敲响了战鼓。
本届世锦赛,由于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取消了应该按惯例举行的种子选手合影留念和开赛仪式,英国政府也发布相关措施让世台联不得不将克鲁斯堡的现场观众拒之门外。这一系列变动,意味着所有观赛渠道都转移至电视台以及各大线上直播平台,而制造网络舆论影响力成为获取收益的关键。
北京时间7月31日晚,中国观众备受瞩目的丁俊晖迎来今年世锦赛的首秀,对手则是曾夺得2016年北爱尔兰公开赛冠军的老将马克·金。比赛过程非常胶着,两人的比分一直上演追逐战很难拉开,直到次日晚间的第二阶段最后决胜局,终于才显出成败。丁俊晖以10-9力压马克·金,涉险过关晋级16强。
我要说的并非战报,而是在赛后出现的连锁效应,颇有意思。比赛结束是在8月2日凌晨1点30分左右,当时大多数网民都进入梦乡,只有圈内人士和铁杆球迷欢呼雀跃。但是一觉醒来,丁俊晖赢得比赛的消息迅速传播,数据显示最高峰时直接冲到了微博热搜榜第九位(文中配图截得比较早),这种情况的确很罕见。
为什么让人感到诧异?并不是丁俊晖上热搜了,其实近两年“丁俊晖得女”“丁俊晖英锦赛夺冠”这些事件曾是热搜榜单的前三甲,博取超高关注度。可此次却大不相同,既不是个人生活的八卦秘闻也不是运动生涯的重要突破,仅仅称得上一则较为普通的赛事资讯,竟然带来了强劲余波。
真正引发思考的是,媒体、资本、群众将目标从个人表现逐渐投向斯诺克比赛中来,证明这项运动的本质意义。丁俊晖在英国谢菲尔德设立【丁俊晖斯诺克学院】日前正式步入运营,可以提供食宿与相应的技术指导,已有好几位职业球员选择进驻。无论外界怎样评价,丁俊晖俨然不再是那个只懂打球的愣头青,而慢慢成长为会谋划综合性发展的领域精英。
如果说拼搏精神是运动项目的根基,那商业价值才能使它们立足于世并且枝繁叶茂,尽量找到平衡,二者便不会产生矛盾。借由一次次的舆论爆炸,让斯诺克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心里,这样积极正面的操作又何尝不可?希望有一天当我再提起斯诺克,周围那些圈外朋友脸上的问号会转变为浓厚的兴致,然后可以相谈甚欢。
高能预警!丁俊晖第二轮将对上传奇名将“火箭”奥沙利文和泰国选手塔猜亚的胜方(百分之九十九是火老师啦),时间定在8月8日,这一天恰好是丁俊晖女儿两周岁的生日。这场比赛当然成为了焦点,先不管结果如何观众可是被吊足了胃口,但能否继续登上热搜?取决于比赛的精彩程度还有大家的期望会不会实现。
本文作者:足尖写作人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