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手持麦克风,也不输给“对手”
对于中国的斯诺克电视观众来说,阿兰·麦克马努斯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这位1994年大师赛冠军在评论分析界同样享有盛誉,经常在英国的电视转播中抛头露面分享见解。今年,麦克马努斯同样将作为职业球员征战个人生涯的第30个赛季。
在新赛季的前两站排名赛资格赛中,麦克马努斯获得“完美开局”,跻身里加大师赛(7月26日~28日)和国际锦标赛(8月4日~11日)正赛。“麦叔”在最近的采访中倾吐了在电视工作和参加比赛之间“找平衡”的心路历程。
麦克马努斯与BBC(英国广播公司)、iTV(独立电视台)和欧洲体育等三家主要转播机构都进行过密切合作,随着英国赛事的重新丰富,麦克马努斯在荧屏上的工作也越来越忙。“觉得自己能轻松应对,”麦克马努斯说,“我觉得没什么冲突,我应该属于那种不担心这方面问题的人吧。在有比赛安排时我就按部就班地去参加,比赛期间有其他工作的话反正我也在现场。与其摆弄手指无聊的要死,还不如找些事情来做。”
赛前功课是“麦叔”的拿手戏
与打球风格如出一辙,麦叔的解说点评也是“学院派”的,在解说一场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丝毫不亚于自己去打:“必须承认,这些功课是直截了当的。走进解说席前我会查阅一些球员的背景资料,比如说当我提到中国的周跃龙来自成都之类。我们的电视观众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中国球员们离家多么遥远,所以将这件事告诉大家是很好的。我不会信口开河,我喜欢事先准备好。相比于其他解说员我确实有一点点的优势,因为我几乎与巡回赛中的每一位球员对战过,即便没和他们打过球我也近距离地看过——现在优秀的球员实在是很多,你需要尝试掌握所有人的信息。”
“在重要比赛前我会提前几个小时来到赛场,坐在新闻中心,将一些事情搞清楚。(比赛中)你可以看到球员在座位上感受如何以及他们如何应对比赛,我更希望自己能够像这样沉浸在比赛当中。”
在英国的电视转播中,解说员和坐在演播室的点评嘉宾是两个不同的“工种”,大多数的“名宿”们都要两者兼顾,颇具外形优势的麦克马努斯却更喜欢在“小黑屋”里做解说:“当你与赛场共处一室,你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比赛的氛围。演播室固然不错,但你更想要参与到一场比赛中来。”
“斯诺克节目相比足球大不相同”
“我很注意不要打扰到比赛中的球员——这真是糟糕透了,所以我们大部分还是从监视器中看比赛。你的工作是在局间找到一切潜在的转折点并且分享给观众,把这些加入到解说词中让观众更感兴趣。斯诺克不像足球一样有22个人参加,并且裁判的判罚也提供了很多谈资,主要因为球员不会作弊。然而斯诺克斯诺克有很多在技术上吸引人的地方,找到可谈的东西并不简单但你必须努力去做。”
2016年,作为球员的麦克马努斯职业生涯第3次打进世锦赛半决赛,将丁俊晖送上最高舞台。从此以后,曾发誓“若不打球再也不回克鲁斯堡”的麦叔反而越来越深地参与着职业斯诺克的顶级赛事,他加入BBC团队并且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也见证了很多台前无法知晓的幕后故事。
“在幕后工作的制作人员们真是太有才了!”他感叹道,“与黑泽尔·艾尔文这样的优秀主持人共事是一次奇妙的经历,只有如此近距离接触你才能理解他们有多么出众,他们真的是一群极其专业的人才。”
48岁仍然在打磨改进技术
世界排名第51位的麦克马努斯今年已经48周岁,然而在赛场上的“主业”他未曾想过放弃:“过去一年半以来所致力的工作在显出成效:我尝试在击球的时候重新调整自己的视线,发现整个职业生涯我都是带着塞(侧旋转)击打母球的,重新打造瞄球习惯非常困难。”
“当然最初几个月我要不断说服自己,而现在我相信自己在击打球的正中间,因为之前我并不感觉如此。我仍然没有完全适应,但努力克服的过程仍然是令人享受的。事实上这一点是格雷姆·多特指出来的。我是那种喜欢有针对性地训练,而不是去完成既定动作的运动员。”
刚刚结束不到两个月的世锦赛中,贾德·特鲁姆普夺得职业生涯首个世界冠军头衔,也成为了史上第11位凑齐“三大赛”满贯的选手。麦克马努斯承认,现在小特跻身史上最佳前10已经实至名归:“他赢得大师赛和世锦赛冠军的表现令人信服,在本赛季最重要的两场决赛中击败了罗尼·奥沙利文和约翰·希金斯。况且他赢得游刃有余,这种胜利很有说服力,现在他已经成为能够在大场面下打出上佳表现的球员。”
“特鲁姆普已跻身史上前10”
麦叔认为“小特”最大的转变在于心态:“两年前在英锦赛中,他以2比0领先格雷姆·多特,却最终2比6输掉——虽然格雷姆打得非常好但贾德并没有反抗。后来他意识到需要作出一些改变,我觉得像这样他是没法拿下世锦赛冠军的。今年的他,尤其是在首轮10比9击败塔猜亚·乌努,他完全改变了这一点。你能感到他未来还将多次赢得‘三大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