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我的2019世锦赛笔记(四)之由“希特”大战引发的回忆与思考
关注

2019年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即将落下帷幕,单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新贵”和“旧储”加冕的概率各占五成。——这篇文章的标题包括开场白,直到决赛阵容揭晓才算是尘埃落定,终究推翻了之前的预料。岁月像个DNA的螺旋,似乎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同往昔的某串数字重合,随即便解锁记忆的密码。

八年前,贾德·特朗普还叫特鲁姆普(翻译的问题,如今统一了),茂密的刘海能护住大脑门儿,系着别致的学院风领结,脚踩铆钉战靴......激情、倔强、青春,22岁在克鲁斯堡放肆的燃烧,可惜篝火无奈不敌天降的雨露,点的再快也能瞬间被灭。八年后呢?除去称呼、年龄、外表那些或自然或客观的转变,内心那团火焰又炼得怎么样呢?仍需要拭目以待。

timg.jpg

没错,约翰·希金斯绝对可以当起名副其实的“巫师”,而巫师的可怕不在刀光剑影只在于预测。假如,你感受到这种预测并且担心结果,那一切挣扎都是徒劳。2011年世锦赛决赛,希金斯夺走了特朗普手里的“蛋糕”,用理直气壮的方式以老欺小。2019年世锦赛决赛,同样的对阵,特朗普羽翼日渐丰满,44岁的希金斯却难回巅峰(此前已经三次亚军)但不意味着局面就一定会反转。

其实,本届世锦赛新老分化特别明显,八强与四强的比例还属年轻选手占优,可竞技体育永远推崇笑到最后的那一位冠军。世锦赛上表现好的所谓新人,像特朗普、大卫·吉尔伯特、凯壬·威尔逊球龄至少也有十年。记得有位朋友来家里玩儿,见到我正在饶有兴致的看比赛,就嘟囔道:这人好眼熟,很多年前在电视上出现过的。我笑着点头,心想“老不死”对于斯诺克球员绝非咒骂,而是种恭维。

timg (2).jpg技术、态度、经验是酿造成功原材,时间便犹如益生菌,发酵很长久甚至无人问津,只能保持温度耐性等待。倘若是这样,年轻人还要努力吗?当然,连原材都没准备何谈酿造。有球迷直言,中国和英国的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咱们的球员总上不去下不来,俗称“半吊子”。对此,我认为说准了一部分。

的确,各项运动受各国趋势、制度、氛围的影响,发展层次不齐。可归根结底,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个人,不能完全甩锅给环境。斯诺克领域,球员同球员私下交流的渠道相对闭塞,不像其它许多项目可以老带新传承体系比较完善。面临这种情况,年轻人唯有关起门从自身苦下功夫,几乎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立稳脚跟,摸着石头过河是必须经历的。

特朗普用了八年时光去打磨、沉淀,无论球技还是心理,再次站上克鲁斯堡的终极擂台,都有了质的改变。希金斯却要以不变应万变,守住所能操控的一切才为最强进攻!由此可见,新老球员在姿态中的区别。目前决赛已结束两个阶段,特朗普12-5大幅度领先希金斯,今天晚间与明天凌晨将进行最后的角逐。

005BVBcEly1g2radtk315j318z0u0tbh_meitu_1.jpg作者有话说:这半个月,我随着世锦赛的节奏记录感受、观点,共发布了四篇文章(兴许还会写番外哦)。收获球迷的支持,同时也听到某些“指教”,都很铭记于心。我只想说:场内有输赢,场外无高低。愿大家能体验到斯诺克更丰富的魅力,不止胜利那么简单。

本文作者:足尖写作人苗苗

正篇完结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